想找印度當地特色商品嗎?看看我們的印度好物購!
了解更多

作者/珍恩·瑞德利(Jane Ridley)

白金漢大學(University of Buckingham)史學教授,著有許多文章與書籍,她為魯琴斯寫的傳記《建築師與妻子:埃德溫·魯琴斯傳》(The Architect and his Wife: A Life of Edwin Lutyens)於二〇〇三年獲得達夫·庫珀獎(Duff Cooper Prize)。

印度斯坦的羅馬城位於一片焦灼風蝕的平原上,回教征服者的坍塌遺跡鋪成歷史。
越過這平原,如今第八座德里-英國的德里,正閃閃發亮;圓頂與塔樓的奇景,粉紅與奶油白背後襯著清晨的藍與下方的新綠樹木。

——羅伯特·拜倫(Robert Byron 註1),
一九三一年

新德里是座計畫都市,是像華盛頓特區或坎培拉那樣的行政首都。它被建設成政府所在地,其設計主旨就是要突顯權力。不過這座新都卻是從舊時聚落廢墟裡升起,且位置在舊德里(Old Delhi)附近,而舊德里可是世界上持續有人居住的古老地點之一。新德里位處恆河平原,地點在亞穆那河河岸,這是從西北印度出發的商路起始點,也據有能抵禦從北方襲來一波波入侵者的地利。此址曾有七座城市興起而又衰亡,新德里是第八座。

同場加映
德里?新德里?舊德里?看完包準你不再傻傻搞不清

一六四〇年代,蒙兀兒皇帝夏家罕將首都從阿格拉遷往德里,營建新城「夏家罕納巴德」,俗稱舊德里。夏家罕的紅堡(Red Fort)在蒙兀兒王朝諸皇宮中可稱最宏偉也最華麗,舊德里貴人們住在豪華的「哈維利」(haveli)裡,這是繞著中庭搭建的四合院豪宅。蒙兀兒王朝的力量在十八世紀走下坡,舊德里隨之衰落破敗。一七三九年,波斯的納迪爾沙赫(Nadir Shah 註2)攻破該城,屠戮十五萬百姓,並將紅堡裡的孔雀寶座擄走;到了十八世紀末,德里已是窮困荒城。一八五七年印度發生兵變,其中幾場最慘烈的戰役就發生在此,英軍在激戰後攻下德里,隨後發生的暴行至今仍烙印在印度人的腦海中。

營建新德里為印度首都時,正是大英帝國權力與威勢皆如日中天的時候。英王喬治五世(George V 註3)在一九一一年造訪印度,於德里舉行「杜巴爾」(durbar 註4),他在典禮中宣告英屬印度首都將從加爾各答遷移到此,並親手為這座新城市奠下基石。新首都必須展現英屬印度帝國的氣勢與強大力量,當時印度民族主義者的影響力日漸升高,對英國統治造成挑戰,建設新德里也是英國對這些人的回應。

孟加拉地區的政治問題,促使主政者決定將首都從加爾各答搬到德里,印度總督寇松勛爵(Lord Curzon 註5)在一九〇五年分割孟加拉,引發孟加拉印度教徒的極大不滿:他們認為自己被背叛了,認為英國想刻意創造出一個由回教徒主宰的東孟加拉省分,來破壞印度教徒本有的權力。由於恐怖分子的活動,加爾各答已不再是個適合作為首都的安全地方。英國人在一九一一年收回成命,平息印度教徒的憤怒,同時又將首都移到德里這個回教蒙兀兒帝國的歷史都城,藉此討好回教徒。

新城市大部分是出自一名建築師的手筆:埃德溫·魯琴斯(Edwin Lutyens 註6)。他的同事與對手赫伯特·貝克(Herbert Baker 註7)現在已經幾乎被遺忘,當年建築團隊的其他成員也一樣無人記得。魯琴斯受邀決定建設新城的位置,並在一九一三年接下建造新德里的任務,這項工作花費他大約二十年的時間。

新德里的模樣就是要設計成讓人一見難忘,城中重點是一道山脊,或說衛城,稱為瑞辛那山丘(Raisina Hill),那些顯示赫赫權威的建築物都在這裡,包括總督府(Viceroy’s House,現在是印度總統府〔Rashtrapati Bhavan〕)、祕書處和其他政府機關;一條長而直的遊行大道通往此處,名為「國王大道」(原名 King’s Way,現在稱為 Rajpath)。城市中心區令人想起奧斯曼的巴黎市那開闊道路與一望無盡的狹長遠景,寬廣大街直直穿過「印度之門」凱旋門(India Gate),在總統府會合,達到氣勢鈞天的高潮。不過,新德里那不可一世的古典氣派也被空間與光影稍稍柔化,這座印度首都大路兩旁羅列的,不是熾熱的磚石建築,而是樹木、青草與運河。

城中古典風格的四角棋盤格狀結構,上方是另一套由兩個互相重疊的六角型組成的幾何系統。蒼翠蔭涼的道路旁滿是平房宅院,每一戶都有自己的草坪,像是這座乾燥又人口過剩的大都會中一處處寬敞清涼的綠洲。新德里就是英國愛德華時代花園都市的印度版本。

頎長的遊行大道始自全印度紀念拱門(All-India Memorial arch,即印度之門),起點處能遠遠望見總統府的閃亮圓頂,往上走到半路後,圓頂會從視野中消失,要繼續向前走才能再次看見。這個視覺上的特殊效果並非魯琴斯有意為之,是他的同事赫伯特·貝克刻意把坡道斜度加高,這樣他才能將自己設計的祕書處建築也放上衛城。兩位建築師為了斜度問題大吵一架,最後魯琴斯敗下陣來,一直到後來都還說此事是他「慘遭貝克盧 註8」。

同場加映
新德里必去:世界遺產巡禮,加德古塔與胡馬雍墓

新城市的建築風格引發強烈爭議,總督府尤其如此。當時印度總督哈汀勛爵(Lord Harding 註9)出於政治因素要求設計者採用「印度-薩拉遜」(Indo-Saracenic 註10)這種樣式,也就是西方哥德風格與印度回教尖拱造型的融合體。對此魯琴斯竭力抵抗,尤其不能接受使用尖拱。他交出的第一份設計圖是座以羅馬為靈感來源的宮殿,後來被迫將設計修改得更東方化,因此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建築語彙,結合西方規整幾何與印度傳統元素,包括佛塔造型(stupa)、寬大突出的飛簷(chujjah)與蒙兀兒建築中立於屋頂的圓蓋小亭(chattris)。甜菜根紅與乳黃色的砂岩是從道爾普爾(Dholpar)開採而來,此地數百年間都為蒙兀兒王朝供應石材。

總督府被評論家譽為建築傑作,這座童話般的宮殿規模比凡爾賽宮還要大,是英國帝國主義者在英國治印政權最後時光內計畫、興建,成為一件了不起的功業。能有這般成績,多虧魯琴斯堅決反對行政官僚裁減建築預算,他要將這座城市打造成印度的傳家之寶。

有個古老的波斯預言,說任何在德里建新城的人都注定要失去這城。為了不讓預言成真,魯琴斯在大柱子上飾以自己設計的石鐘(他稱此為「德里序列」〔Delhi Order〕),由於此鐘永遠無法敲響,自當不會成為宣告政權滅亡的喪鐘。

總督府在一九三一年正式落成,兩天後印度國大黨(Indian Congress Party 註11)領袖馬哈特瑪·甘地(Mahatma Gandhi 註12)前來拜訪印度總督埃爾文勳爵(Lord Irwin 註13)。甘地在總督府登堂入室一事使當時英國人十分氣憤,但甘地畢竟是代表未來的人物。一九四七年,英國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勳爵負責協商權力轉移事宜,並在總督府簽署印巴分治協議。新城市建好不到十六年,英國就失去了它的印度帝國。

同場加映
大印度的小歷史-含著八根金湯匙出生的印度末代總督:蒙巴頓伯爵

歷史上的德里一次又一次遭摧毀,但總能浴火重生。現代歷史學家威廉·達爾林普(William Dalrymple 註14)稱它為「鎮尼之城」(City of Djinns 註15),典故出自傳說中愛極了德里而不忍見它荒毀的一群精靈生物。經歷每一度暴力與毀滅的循環之後,這城又以全新之姿轉生,不同時代的德里並存此處——「肩並肩懸浮著,有如肉凍」。

印巴分治再度將暴力帶進德里,城中大多數回教人口匆忙逃命,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從西旁遮普(West Punjab 註16)和信德(Sindh 註17)逃來的印度教徒與錫克教徒。這次新德里沒有被摧毀,也沒有被拋棄任其荒廢,反而成為新共和國的首都,總督府變為總統府,權力也從衛城山上轉移到山下赫伯特.貝克設計的議會大樓裡。英國公務員整理行裝回國,魯琴斯的平房宅院則住進了獨立印度的政府官員。

印度獨立之後,德里迎來黃金時代,人們將社會主義共和國移植到英國政權的遺跡上。水源清澈、權力運作順暢,這座城市不受蚊蟲所擾,每日有人在街上灑水以防砂塵。新德里與舊德里合為一體,協調一致地運作,而在當時新貴眼底,新德里「像是地上的天堂」。此後這裡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人口問題:德里是北印度的移民都市,其人口數量從一九四六年以來已經由不足一百萬膨脹到一千兩百萬,對環境與社會都造成了嚴重壓力。

  • 部分引用出處:R. Byron, Country Life (1931)
  • 註1:英國旅行文學作家,1905-1941。
  • 註2:波斯沙赫,伊朗歷史上最強大的統治者之一,被譽為與拿破崙齊名的軍事天才,1688-1747。
  • 註3:英國國王,帶領英國經歷一次大戰,頗受人民尊敬,1865-1936。
  • 註4:原指蒙兀兒王朝王公貴族與外地統治者的集會,後指英國統治下召集印度各地貴族向英國表示忠誠的大型正式集會,在當時是政治界極大盛事。
  • 註5:英國保守黨政治人物,曾任印度總督與外交部長,1859-1925。
  • 註6:英國建築師,擅長將傳統建築風格引用改造為當世所用,1869-1944。
  • 註7:英國建築師,長時間主導英國南非殖民地建築風格,1862-1946。
  • 註8:這是魯琴斯玩的文字遊戲,把滑鐵盧(Waterloo)換成貝克盧(Bakerloo,倫敦的一條地下鐵路名稱)。
  • 註9:英國政治人物與外交官,於一九一〇年至一九一六年任印度總督,1858-1944。
  • 註10:英國統治印度時所愛用的建築風格,流行於十九世紀末,以維多利亞時代盛行於英國的新古典主義與哥德復興式建築為基礎,加上傳統印度與回教建築元素。
  • 註11:印度最早以現代政治模式推展獨立運動的政治團體,一八八五年成立,獨立後成為印度勢力最大的政黨。
  • 註12: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倡導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反抗英國統治,被稱為「聖雄」(即「馬哈特瑪」),印度獨立後因宗教問題遭到刺殺,1869-1948。
  • 註13:英國保守黨政治人物,二次大戰戰前英國政壇重要人物,1881-1959。
  • 註14:英國歷史學家與作家,其著作曾多次獲獎,生於一九六五年。
  • 註15:Djinn是回教傳說中的超自然生物,兼具精神與物質的部分,例如《天方夜譚》中的神燈精靈。
  • 註16:巴基斯坦省分,與印度的東旁遮普省毗鄰,後來與巴哈瓦爾布爾(Bahawalpur)合併為旁遮普省。
  • 註17:巴基斯坦東南省分,是信德族在歷史上的生活區域。

文明的驛站:阿格拉-泰姬瑪哈陵之城

本文收錄於《文明的驛站:從底比斯到紐約,跟隨重量級文史學者的深度導覽,造訪歷史上70座偉大城市》一書。聯經博客來金石堂誠品火熱販售中!

支持我們

優質的內容,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可以在我們的「印度好物購」消費,讓這個網站有繼續經營下去的動力!

馬上來看看
推薦閱讀
印度:最大民主國家的榮耀與掙扎-挫敗的經驗

一九五九年三月最後一天,達賴喇嘛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印度共和國領土。過去好幾年以來…

by Yao讀好書

文明的驛站:新德里-岩石裡的象徵符號

新德里是座計畫都市,是像華盛頓特區或坎培拉那樣的行政首都。它被建設成政府所在地,…

by Yao讀好書

文明的驛站:阿格拉-泰姬瑪哈陵之城

宮廷史官阿布杜·哈米德·拉豪里在夏家罕皇帝的官方史書中記載道:「一六四三年二月六日…

by Yao讀好書

印度好物購
更多內容
[wcepe_products recent=true number=5 hide='button' column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