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話
印度教神話與猴神哈奴曼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原文發表於2017年1月4日
文/黃偉雯(小瑪)
2015年寶萊塢巨星 Salman Khan(沙爾曼·可汗)演了一部電影 Bajrangi Bhaijaan,中文翻成《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又譯為《娃娃返鄉任務》),是一部關於一位印度教哈奴曼猴神的忠實信徒,費盡千辛萬苦跨越印巴邊境,護送六歲啞巴小女孩回巴基斯坦的感人故事。在這部電影中有兩件事的歷史可以探討,一個是猴神哈奴曼的信仰,一個是印巴邊境的衝突。本篇想把主題放在與印度生活息息相關的印度教神話的討論之上。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所謂的古文明的歷史是指「哈拉巴文化」(也是印度的本土文明)以及「阿利安文化」(又稱吠陀文化)。哈拉巴文化位在印度河上游,以摩亨佐達羅(Mohenjo Daro)及哈拉巴兩座城市文明最為著名,這兩座城市相距約640公里,具體位置是位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內。這些城市文明的特色是已經有城市規劃,分成衛城(政教中心)及下城(工商與住宅),人口已經大約有三萬多人,這在距今約五千年前已經是相當大的城市。
約在西元前2000年左右,歐亞草原的印歐民族受人口壓力進行大遷徙,其中一支阿利安人在西元前1750年進入印度河流域。阿利安人初到印度時仍是遊牧生活,之後受到「哈拉巴文化」的影響,轉而進入農業生活。西元前9世紀,他們獲得鐵製武器的方法,勢力擴展到恆河東部,並且往南伸入德干高原。就在這段過程當中,外來的文化開始與印度本土文化發生交流並帶來衝擊。
阿利安人為了維持統治的優勢,避免與土著達羅毗荼(Dravidian)混雜,將社會分為阿利安與達薩,進而發展出影響印度數千年的「種姓制度」。1947年印度獨立時,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廢除,表面上只要歧視不同種姓就是違法,但實際上它仍然是維繫印度社會基本運作與秩序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蘊。
在「吠陀文化」中,吠陀經成為印歐語系諸民族中最早的文學經典,它大約形成於西元前1700-500年,一共分成《梨俱吠陀》等四部經典,是祭神頌歌、咒文、祈禱文的彙編,作為認識阿利安早期文化的主要材料,同時也是將印度神話有系統的整合出最早神話信仰系統的開端。
這段期間印度人崇尚自然多神信仰,眾神多為自然現象的神格化。眾神之首是因陀羅(Indra),他本為帶領阿利安人進入印度河流域的英雄,死後將他神格化成為眾神之首。在早期的吠陀神話當中,除了天帝因陀羅之外,另有火神阿耆尼、水神伐樓那、死神閻摩、太陽神蘇利耶及暴風神樓陀羅。
西元前5世紀出現一本名為《尼祿多》(Nirukta,又稱吠陀支)的書,是吠陀經的一本補充。書中提到印度神話中的世界觀分成天、空、地三界。天界是人類無法看到的地方,空界可以看得到的,而地界則是指大地。三界的代表神分別是:水神伐樓拿、天帝因陀羅及火神阿耆尼。
到了「吠陀文明」後期,印度人信仰從自然崇拜的吠陀多神信仰,轉而成為以思考宇宙本源與創造的婆羅門信仰。雖然一樣是多神崇拜,但出現以主神為核心的趨向。這段時期婆羅門教的系統已漸完備,無論是崇拜對象、祭祀禮儀還是教義哲理都已然構成印度傳統文化的核心。
三大主神毗濕奴(Vishnu)、濕婆(Shiva)及梵天(Brahma)在這段時間的確立,並取代了過去因陀羅等神話系統的地位,祂們從原來力量強大的主神變成次要的神,地位降低了一等,法力也有所削減。這些印度神的故事在古老史詩《摩訶婆羅多》及《羅摩衍那》裡有許多的呈現。其中最著名的「乳海翻騰」(The 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又被稱為印度教的創世紀神話。
故事大意為在三大主神之下的印度神話體系,另有善神提婆(Deva)與惡神阿修羅(Asura)兩派。在神的世界裡並非長生不老,因此創造之神梵天便與眾神協議,大家互相合作攪動象徵力量與生命泉源的乳海,讓乳海產生出能讓眾神長生不死的甘露(Soma)。
因此,眾神以須彌山為杵,毗濕奴化身為龜作為須彌山的底基,用來支持攪拌帶來的變動,七頭巨蛇那迦(Naga)當作轉動須彌山的繩索,然後提婆與阿修羅開始合力運轉攪動乳海,猴神哈奴曼據說也在一起幫忙攪動乳海的行列之中。
乳海在長期的攪動過程中,出現了各種新生命,但也因為時間過久,乳海已經開始耗竭,可是甘露卻始終未出現;巨蛇也不堪拉扯而噴出毒液汙染了人間,眾神不願人間受苦,央求毀滅之神濕婆吞下毒液拯救眾生。
就在最後一刻,甘露終於從即將乾枯的乳海出現,善惡兩派的眾神開始搶奪,毗濕奴為了怕阿修羅把甘露喝光,還化身成跳曼妙舞姿的仙女引開阿修羅的注意。在甘露被善神喝到剩下最後一點的時候,又被從舞姿迷惑中清醒的阿修羅發現,搶過來喝了一口,隨即被眼明手快的毗濕奴發現並砍斷阿修羅的頭。
但是,由於甘露已經到了阿修羅的喉嚨,所以阿修羅身體死去但頭卻還在,阿修羅發現是日神及月神向毗濕奴告密自己喝了甘露之後,便開始追逐日月,將祂們吃進嘴裡又再吐出來,因此出現了日蝕與月蝕。這段著名的「乳海翻騰」神話故事,是吳哥窟石雕的重頭戲,許多到訪的遊人們都一定不會錯過欣賞。
前文多次提到的猴神哈奴曼,可能大家會覺得與我們的文化背景相差甚遠,十分的陌生。不過如果認識這位猴神,會發現祂其實跟我們熟悉的「美猴王孫悟空」可是有歷史淵源的呢!
哈奴曼(Hanuman)相傳是由風神 Vayu 和母猴所生,有四張臉八隻手,一出生即力大無窮,可以隨意變幻身型與長相;祂受教於太陽神 Surya,也是羅摩神的擁護者;祂還有一條非常長的尾巴,可以飛行;祂常常覺得太陽很好吃,有次想把太陽當果子吃掉,眾神之首因陀羅(Indra)要搶救太陽,便用雷擊中了哈奴曼的額頭。
哈奴曼同時也是毗濕奴神(Visnu)的第七個化身——羅摩最忠實的夥伴與僕人。根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ṇa)記載,國王羅摩的妻子悉多非常美麗,被羅波那綁架,羅摩王便一路追至今斯里蘭卡一帶,哈奴曼知道羅摩王需要他的幫助,便一個跨步來到斯里蘭卡一同救出悉多。在印度教裡,哈奴曼代表的就是忠誠、追隨主人之意,也因此在印度教的信仰裡相當受人尊崇。
胡適認為《西遊記》裡的美猴王孫悟空的原型,很有可能是印度進口的形象,這個說法也獲得不少人的認同與支持。想像孫悟空的觔斗雲一個翻身可以十萬八千里,認真忠誠的追隨唐三藏至西天取經,這些特質還真的跟哈奴曼有異曲同工之妙。
哈奴曼非常喜歡吃甜食,尤其是 Laddu 這種小圓仔甜球,就是電影《救救菜英文》(English Vinglish)裡女主角最會做的印度點心。Laddu 的口味有很多種,像是:花生、椰子粉、鷹嘴豆、芝麻、各式堅果類等,最常見的是外型帶顆粒狀的黃色圓球。Laddu 吃起來有點像華人過年甜點「麻老」的味道,在印度也是婚宴、節日等喜慶場合必見的點心,十分受歡迎。事實上,印度大街小巷的店家與攤販賣著許多的甜點,與印度人嗜甜的習慣,都與印度教裡的神有密切的關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