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印度當地特色商品嗎?看看我們的印度好物購!
了解更多

當我們訴說偶像破除運動在藝術史上留下的故事時,我們常看不見那些似是而非的部分(如前章結尾所述),但這類事情卻在另一場完全不同的宗教衝突裡,造成另一個令人著迷的例子,這場衝突雙方分別是十二世紀擴張中的伊斯蘭世界,以及印度次大陸上的印度教傳統。

十二世紀末,來自阿富汗的穆斯林軍隊入侵北印度,而所有史料都呈現他們對自己所見所聞感到駭異。北印度是印度教的故鄉,那裡的人信仰的不是一神而是多神,某些紀錄說印度教有千百萬神明。

更可怕的是,印度各地的藝術家全在日以繼夜忙碌著不斷生產一尊又一尊偶像,這些偶像在印度教信仰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早從十世紀開始,穆斯林作家就常說印度是一片偶像崇拜走火入魔之地,甚至說那裡是(他們定義下的)偶像的發源地。有個故事說,這些神像之所以出現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是因為諾亞的洪水把它們從印度沖走。既然如此,此時伊斯蘭教與這些偶像面對面,他們要怎麼處理?

大量傳回穆斯林世界的故事都在說這些入侵者如何砸爛偶像、摧毀印度教神廟,但事實上這場宗教接觸的歷史有不少微妙的地方,且伊斯蘭教對此事以及在其他時候的反應也充滿微妙之處。他們對這情況當然心懷厭惡,但也有人對印度神像,以及印度在偶像崇拜歷史中的定位感到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同場加映:走進賈瑪清真寺做禮拜,體驗舊德里的穆斯林大節宰牲節(Eid al-Adha)

某些印度神像在伊斯蘭世界裡流傳,被視為美術珍品與收藏品。另一個故事則饒富深意,說伊斯蘭教征服西西里島時獲得一批金像,這些雕像沒有被摧毀,反而被穆斯林運回印度,簡直像是被遣送回國一樣。這類微妙情況的一個最佳例子可見於德里(Delhi)的第一座清真寺「全能伊斯蘭清真寺」(Quwwat-ul-Islam Mosque)。

這座清真寺建於一一九○年代,過去曾被讚譽為世上最宏偉的清真寺。一座座巨大拱門構成壯觀的入口,一座高聳入雲的宣禮塔昭告天下:伊斯蘭教是人間唯一的真信仰,還有一道設計精美的柱廊環繞中庭。我們很容易把這裡想像成崇拜偶像的印度教世界中一座伊斯蘭教孤島,是穆斯林為自己所建造的清淨聖域;但其實在這整座建築物裡,印度教世界並非如人們所以為的那麼遙遠。

這是原本的印度教元素被納入後來的伊斯蘭教建築物之一例,人像的關鍵部位被整個毀容,但仍看得出人像的本質,這跟發生在伊利的情況一樣。

早期印度建築與雕像的各種元素被加以重新利用,融入這座清真寺的建築結構中,裡面的人物像通常臉部遭到毀壞。此舉目的之一想必是要宣示伊斯蘭教已經征服此地,並展現他們如何將印度教的「偶像」至少是加以「去偶像化」(這與基督教聖維塔教堂中使用異教建築建材的勝利者態度無甚不同)。

同場加映:印度城市「正名」運動!從伊斯蘭風換成印度教風格的秘密

然而,如果更仔細看,我們卻會驚訝的發現,就算這些人像沒了臉,它們的外觀仍某種程度保存了「人」的特質。建造新清真寺的人頗為一貫的選擇將這些再利用建材的人像以正確方向擺放,這簡單的事實呈現他們對人體與人體形像所持的尊重態度。換句話說,這裡既有斷裂性也有延續性。

全能伊斯蘭清真寺建築群中的宣禮塔動工於一一九○年代,在十三世紀繼續增建。

有不少跡象顯示,被雇來為這座清真寺施工的工匠其中某些是在印度教傳統下學習,這些人自己很可能就是印度教徒。同時,儘管伊斯蘭教譴責人像的存在,但這座建築卻也洩露出一絲對人像本身的欣賞。就像伊利主教座堂一樣,這裡所呈現的是:就算是在最嚴格執行破除偶像的例子裡,藝術也能持續存在,且與信仰難分難解。

***

本文收錄於聯經出版社的《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一書,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火熱販售中!

 

內容簡介:

BBC同名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這部2018年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系列電視紀錄片,由瑪麗畢爾德、西蒙夏瑪、大衛歐盧索加共同主持,涵蓋六個大陸,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五百件藝術品。

若想了解文明,就必須知道從古至今人們怎麼觀看自己,如何塑造神祉。

用全新視角觀賞藝術作品,探討地理大發現以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交流與衝突。

 

▍《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

「文明」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始終備受爭論,甚至為此引發戰爭。在這些爭議的核心存在著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人們──從史前到今天──怎樣描繪自己與他者(包括人與神)。著名歷史學家瑪莉.畢爾德在此探索創作者怎樣塑造藝術,而藝術又是怎樣塑造創作者。我們怎樣觀看這些圖像?為什麼它們有時如此充滿爭議?

***

作者:大衛歐盧索加(David Olusoga)

奈及利亞裔英國歷史學家、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BAFTA)獲獎廣播主持人、電影製作人。他的三本著作包括《德皇大屠殺》(The Kaiser’s Holocaust)、《世界戰爭》(The World’s War)以及最近期的《黑人與英國:一段被遺忘的歷史》(Black and British: A Forgotten History),後者入選為水石書店2016年度歷史書籍(Waterstone’s History Book of the Year),入圍2017年奧威爾獎(Orwell Prize)初選名單,並贏得赫賽爾.蒂爾特曼獎(PEN Hessell-Tiltman)與朗門歷史董事會獎(Longman History Today Trustees award)。

他製作的電視影集包括《一棟房屋的今昔》、《黑人與英國:一段被遺忘的歷史》、《世界戰爭》、《被遺忘的英國奴隸主》和《遇見文明》。

作者:瑪莉.畢爾德(Mary Beard)

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古典學教授,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LS)古典部編輯,擁有世界級的學術成就。她的著作包括獲得沃爾夫森獎(Wolfson Prize)的暢銷書《龐貝城》(Pompeii)、《帕德嫩神廟》(The Parthenon)、《面對古典學》(Confronting the Classics)、《SPQR》和《女力告白》(聯經出版)。

她活躍於媒體,參與多部享譽國際的BBC紀錄片,包括《相約古羅馬》(Meet the Romans)、《卡利古拉》(Caligula)、《瑪莉畢爾德的終極羅馬》(Mary Beard’s Ultimate Rome)和2018年的《遇見文明》。

譯者:張毅瑄

臺灣大學化學系、歷史研究所畢業,譯有《哺乳動物們》、《地球毀滅記》、《古典洋裝全圖解》等書,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若以求知的觀點看待一切,所有的事都是好事」。

支持我們

優質的內容,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可以在我們的「印度好物購」消費,讓這個網站有繼續經營下去的動力!

馬上來看看
推薦閱讀
印度形象,伊斯蘭風格:德里的第一座清真寺 Quwwat-ul-Islam Mosque

十二世紀末,來自阿富汗的穆斯林軍隊入侵北印度,而所有史料都呈現他們對自己所見所聞…

by Yao讀好書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下)

現在,很多宗教藝術作品都只擺在美術館這種安全無虞的地方供人觀賞,包括英國國家藝廊…

by Yao讀好書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上)

我們是在什麼脈絡下觀看這些事物,以及誰在觀看,這兩點依然十分重要。有一樣東西能將…

by Yao讀好書

印度好物購
更多內容
[wcepe_products recent=true number=5 hide='button' column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