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印度當地特色商品嗎?看看我們的印度好物購!
了解更多

提醒:自殺不能解決問題

最近「何貝勒」新聞延燒,球星何守正在離婚風波未平之際,又爆出家人自稱是滿清正黃旗,何守正在清朝是尊貴的貝勒爺的驚人言論,這也讓大家開始對古代貝勒爺等皇族掀起新一波的討論熱潮。

清朝末代的皇子皇孫們究竟過得好不好?其實皇族枝節繁茂,好與壞多不勝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光是看看「末代皇帝溥儀」淒涼的一生,就多少可以知道「皇孫」可不是這麼容易的。轉看印度,同樣擁有幾百個土邦王國,自然也有很多皇室的故事,其中當然也有潦倒的末代王孫。

以鑽石粉末自殺的印度王族

印度有個響亮的觀光口號 Incredible India,這個不可思議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國家,就連落魄的末代王孫選擇自我了斷,都用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鑽石毒藥。

許多人對鑽石的關注,大多只在於它的璀璨價值,然而鑽石黏附在肉上、割裂人腸子的特性,也讓它成為古代貴族居家必備良藥常備高級自殺用品,他們會把壓碎的鑽石粉末藏在櫥櫃裡等待著用上的一天,當然人人都希望永遠不會有派上用場的那一天。

同場加映
聞雞起舞印起來-伊莉莎白王后冠上的鑽石:寶萊塢電影裡的光之山鑽石

這個以鑽石粉末作為自殺毒藥的傳統幾乎已被遺忘,然而2017年的9月,印度傳奇奧德(Oudh)王國的王室家族最後一位成員拉扎王子(Ali Raza)的去世,其家族潦倒的故事又讓大家重新回想起這個傳統,並將目光再次放回奧德王國,一個算是印度著名鬼屋的王室傳奇。

位於新德里叢林中的「宮殿」Malcha Mahal 為人津津樂道的,就在它的荒廢與當代仍居住在其中的奧德王室成員。

據說奧德王朝是英國殖民印度以前就有的王國,版圖曾經包含整個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泰姬瑪哈陵所在的阿格拉 Agra 就位於北方邦境內),地位顯赫一時。

後來英國勢力進入北方邦,將奧德家族的王室財產沒收,王室成員被放逐,但身上流著王者血液的奧德家族,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何守正貝勒爺」一樣,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尊榮身分。上個世紀中,王奧德室的後代蓓根女士(Begum Wilayat Mahal),向獨立後的印度政府要求要住進真正的皇宮裡,以符合其王室身分。

本來奧德一家被安排住在查謨-喀什米爾(Jammu and Kashmir)首府斯里那加(Srinagar)的一處宮殿當中,但1971年,宮殿遭受祝融之災,奧德一家人只好再次向政府申請新的宮殿住所,為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們甚至曾為了吸引政府單位注意,未經允許地舉家連同僕人一起搬進了新德里火車站的貴賓休息室,一住就住了好多年,最後在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主政時,將一座廢棄幾百年,位在新德里郊區叢林裡的 Malcha Mahal 宮殿撥給奧德王朝後人居住。

大印度的小歷史-破敗的末代王孫:自殺也要華麗
1920~1930年間的 Malcha Mahal。圖片來源/User:Boby1187 (Own work)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即使生活早已拮据得不像話,奧德王室一家仍舊保持貴族的姿態與生活步調,在缺水缺電的宮殿中努力活得像個貴族。但長期的失落感與壓力,讓蓓根女士在63歲之際吞下了鑽石粉末自盡,而她的子女也在近幾年相繼去世,最後一位去世的拉札王子,在2017年去世甚至過了兩個月後才被發現。

從這略帶憂傷的落魄王室故事可以得知,鑽石粉末的功效根深蒂固在印度皇族的記憶當中,即使家道中落得不成樣,依然保有這樣的物品,是永不離身的重要家當。鑽石毒藥終究還是在奧德王室遺族的身上派上了用場,然而這樣的結局或許也為蓓根女士落下最符合她身分的句點。

奧德王朝的悲歌從此劃上休止符。

蒙兀兒帝國的末代王妃住在貧民窟

曾享百年輝煌的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在17世紀國力不斷走下坡,再加上英國勢力介入後,王室的生活每況愈下。沙賈汗之子奧朗哲布(Aurangzeb)篡位上台之後,內心還是羨慕自己的父親為愛妻建造泰姬瑪哈陵那般揮金如土的生活,將首都南遷到馬哈什特拉邦(Maharashtra)的奧蘭卡巴德(Aurangabad)的他,雖然無力控制住父祖輩打下的江山,卻也「東施效顰」地在奧蘭卡巴德蓋了迷你版的小泰姬陵。

同場加映
大印度的小歷史-蒙兀兒帝國的印度武則天:莫荷茹妮莎

小泰姬陵建築主體的下半部採用大理石,但上方就是一般建材,外面再糊上白石灰,完全禁不住歲月的無情摧殘,更無力承載帝國的衰頹之勢,彷彿預告著帝國的未來。

1857年爆發「印度民族起義」後(註1),蒙兀兒帝國的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Bahadur Shah Zafar)在次年就被英國流放至緬甸仰光(註2),並於1862年在仰光去世,而他的子孫也開始了落魄的生活。

大印度的小歷史-破敗的末代王孫:自殺也要華麗
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圖片來源/Ágoston Schoefft,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這些蒙兀兒帝國的沒落皇族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有「貧民窟的公主」之稱的蘇丹娜·貝居姆(Sultana Begum),她嫁給了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的曾孫,但現今她與六個小孩都住在加爾各答的貧民窟裡,這些末代皇孫們住在只有兩房的棚屋裡,在巴哈杜爾·沙的曾孫還在世時,還可以經營小茶鋪,生活勉強過得去,但隨著丈夫去世,蘇丹娜的生活漸漸陷入困境,但也因為這樣,她的遭遇引起了一些政府單位的關注,因此目前每個月有相當於台幣兩千多元的救濟金可以過生活。

由於蒙兀兒帝國已經成為歷史名詞,無論過去帝國擁有多少財產,曾經有過多麼輝煌的年代,現在的蘇丹娜·貝居姆也只能每日在溫飽線上下求生存。她的生活對比著現今印度電影中「蒙兀兒帝國」的極盡奢華之能事,眼前的困頓與帝國榮耀的巨大的反差,令人不勝唏噓。

  • 註一:1857年初,僱傭兵中流傳東印度公司以豬油、牛油混合的潤滑油,塗在來福槍的子彈外殼包裝上,引起印度傭兵的極大不滿,而英國人對待印度傭兵的差別待遇積怨已深,猛卡班狄(Mangal Pandey)成為抗英的第一聲槍響,帶動起義。雖然起義失敗,猛卡班狄也被處以絞刑,但他成為印度抗英獨立英雄的第一把交椅。這段故事曾經由阿米爾汗(Aamir Khan)2005年的電影《旭日東昇》The Rising,再次以鮮活的形象重現在觀眾面前。
  • 註二:1858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正式成為印度女王,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的版圖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緬甸。
支持我們

優質的內容,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可以在我們的「印度好物購」消費,讓這個網站有繼續經營下去的動力!

馬上來看看
推薦閱讀
印度:最大民主國家的榮耀與掙扎-挫敗的經驗

一九五九年三月最後一天,達賴喇嘛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印度共和國領土。過去好幾年以來…

by Yao讀好書

文明的驛站:新德里-岩石裡的象徵符號

新德里是座計畫都市,是像華盛頓特區或坎培拉那樣的行政首都。它被建設成政府所在地,…

by Yao讀好書

文明的驛站:阿格拉-泰姬瑪哈陵之城

宮廷史官阿布杜·哈米德·拉豪里在夏家罕皇帝的官方史書中記載道:「一六四三年二月六日…

by Yao讀好書

印度好物購
更多內容
[wcepe_products recent=true number=5 hide='button' column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