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香料一把抓
印度香料一把抓-比賽駱駝還強的好口氣:丁香
FYH /
丁香,在東方中藥材裡又稱「雞舌香」,取的是丁香花還未綻放的花苞曬乾,形狀就像扁扁的舌頭。(嗯?想對人家的舌頭做什麼?)這種扁型的丁香又稱「公丁香」,相對的當然也有「母丁香」。母丁香是這種植物的種子,味道較清淡,經常被磨成粉使用。吃過五香乖乖嗎?雖然拜食品化學的神秘魔法結界所賜,我們實在說不準那個五香真的就是白胡椒、八角、小茴香、肉桂和丁香,但至少想起五香粉的味道,裡面絕對有丁香。它的味道十分鮮明,在香味分析上,甚至有個自己的香氣分子「丁香醚」。也難怪從中國古代開始,朝臣上奏前得先含個丁香,否則口氣差、難登大雅之堂。
除了中國地區,世界各地也出乎意料地風靡丁香。最早廣布於印尼的本島與離島(直到現在,印尼大部分的香菸都還是丁香口味!),印尼丁香的命運十分坎坷,因為它也是十七世紀被開著船哇哈哈掃蕩全球的歐洲各國鎖定的香料目標。最先掌握印尼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 VOC,東印度公司發現這個好東西可以賣到好價錢之後,哇哈哈地想要把公司佔領地區以外的丁香樹全部——燒毀!
這時候我們就要提丁香樹界的彭祖:阿福(Afo the clove tree)了。阿福在印尼西北方的小島上的瓜馬拉馬火山(Mt. Gamalama)上(躲得夠遠了吧)活了四百多年,因緣際會之下而逃過一劫,沒有被燒毀。到處遊歷的法國人皮沃(Pierre Pivore)便帶著阿福的種籽,向世界散播幸福散播愛地將丁香傳開來。我們無法查證皮沃除了《天方夜譚》裡的辛巴達和東非尚吉巴島(Zanzibar Island)之後還去了哪裡,但可以確定的是,阿福讓東印度公司壟斷丁香的美夢就此幻滅。
在歐洲,人們超級著迷丁香的特殊香氣,而且當時使用越多異國香料,就表示此宅邸的主人越開明、越富有。丁香在英國的比重甚至曾經來到 1 : 1 的價格。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印度被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統治以後,除了種植大量的丁香,也種下日後使用丁香的習慣。
雖然印度在非常早期的阿育吠陀醫書裡就提到丁香的療效,但是因為它的氣味非常特殊( \五香乖乖/ \五香乖乖/ \五香乖乖/ ),所以並非一般家庭會天天會使用的香料,通常只會少量的放在綜合香料裡,在夏天也較少使用。但在印度餐廳用餐完送上的那盤去除口中異味的香料小碟,除了常見而簡單的綠茴香與糖的組合之外,比較「厚工豐盛的」的也會有丁香的蹤跡;用檳榔葉包著香料、石灰和一些甜漬品的印度檳榔 Paan,以及一些時尚的印度人,隨身帶著可以咀嚼用以清潔口腔的精緻小盒子裡,都不難看見丁香的身影。
同場加映
阿育吠陀式的生活-你是誰?你吃什麼?
除了具有去除口中異味的神效之外,丁香在阿育吠陀醫書裡更記載「可以生津止渴、改善打嗝、增進食慾、減緩腹痛」等功效。在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就有將丁香與其他香料做成內餡,包在餅皮中油炸的點心「Lavang Lata」,看起來就像是《中華一番》裡面解師傅會變出來的發亮麵點。Lavang 是西印度的古吉拉特語(Gujarati)丁香的意思,各種不同的方言可能會稱丁香為:Lavanga、Labang、Laung。
下次看到這類字根相似名稱,就可以做好心理準備吃到一個熟悉不已的味道了:丁香!
文章來源:
https://www.indianmirror.com/ayurveda/indian-spices/clove.html
https://easyayurveda.com/2013/01/21/clove-and-clove-oil-benefits-usage-dose-complete-ayurveda-details/
https://secretindianrecipe.com/recipe/lavang-lata-stuffed-fritters-dipped-sugar-syr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