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攝影藝廊
Auroville 生態村: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真實存在的烏托邦?
歡 /
“Auroville wants to be a universal town where men and women of all countries are able to live in peace and progressive harmony above all creeds, all politics and all nationalities. The purpose of Auroville is to realise human unity.”
因為這句話,我來到了生態村(Auroville,又譯為曙光村),一個超越性別、種族、文化、政治等一切差別的聚落,在這裡人人平等,並且學習如何以友善環境的方式生活,與大自然相處。
生態村,顧名思義為一個結合環保生態,以人為主體共同生活的社區,藉由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達到永續發展。簡單來說,就是以最小資源得到最大生存條件方式生活著,盡可能地自給自足。
作為公開的聚落,任何人都能進入生態村參觀,有些人會住在 Guest house 停留幾天,看看世外桃源般的生態村,有些人申請志工體驗當地生活,我則選擇了志工。
第一份工作在田裡當農夫,種植蔬菜水果整理農田,採行無農藥有機種植,在這裡吃的食物產自每天細心照顧的農田裡,履行自己種的蔬果自己吃,格外踏實。
同場加映
阿育吠陀式的生活-你是誰?你吃什麼?
這份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除草,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事,除了又長,長了又除,彷彿永無結束,久了不免感到無聊,但一起除草的夥伴卻說出了很有智慧的話:「人們埋頭苦幹時,總是看著前方永遠看不見的盡頭,而感到喪氣,有時轉頭看看後方,我們已經除了那麼多草,完成那麼棒的成績了。人生也是一樣的,追尋目標的同時,回過頭看看已經走了那麼多路,永遠都要鼓勵自己。」對我如同當頭棒喝。
“Weeding is meditation, try to be aware of your mind.” 除草就像靜心與修行,試著關照自己的內心。
另一份工作在馬場照顧馬兒,餵食、刷毛、清理馬蹄是我們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拉近人與馬之間的關係,讓孩子們可以在訓化後近距離與馬兒接觸。這裡的馬兒,大多為未經過馴化的馬,需要花更多耐心與牠們相處取得信任。
許多朋友好奇我待在生態村當志工20天都做了些什麼,一定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但於我卻是相當的簡單,除了工作之外與朋友們天天早睡早起一起做瑜伽、一起買菜、一起煮飯共食、一起嬉鬧一起大笑,一起好好生活著,僅此而已。「每天都活在當下,吃好睡好,努力工作,好好生活著,相當充實快樂。」每當我這樣回答,總有人說:「這跟在臺灣不是一樣嗎?有什麼差別,為什麼需要大老遠跑去印度?」
我一直認為「過日子」與「過生活」是不一樣的。
「過日子」只是日復一日撕掉月曆數著日期,過完今天,等待明天,讓時間過去,不特別去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 而「過生活」則是期待每天的到來,知道為了什麼活著並努力著,相對擁有生活品質。即便這兩者實質上是一模一樣的,但在心態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影響著人的身心。
我在臺灣常常被忙碌日子追著跑,但在生態村卻放慢步調,認真生活過每一天。我在生態村最大的收穫便是「過生活」。
生態村裡的建築大部分都是自然建築,包括住家、Guest house、共同廚房、工作室等等,幾乎所有素材就地取材,使用木材、竹子與芭蕉葉等自然資源,純手工打造。
以木頭為樑柱,以竹子代替鋼筋作為支撐,再以麻繩傳統工法編織;在土牆中混入植物纖維增強房子堅固結構,房子底部架高避免淹水以及蛇類攻擊,一切都是取於自然、順應自然,生滅於自然。
在生態中的生活處處充滿環保與環境友善意識,但對我來說最特別的是廁所,乾濕分離的設計大量減少水資源的過度浪費。據研究顯示,沖一次馬桶平均使用10公升的水,一個人一天下來將消耗80公升左右,在水資源珍貴的印度是很嚴重的問題,因此在曙光村裡大多數的建築裡都是生態廁所,不同設計但原理一樣。
這裡的廁所通常會有兩個馬桶,一個為濕式負責小號部份,完廁後舀水沖洗 ; 一個為乾式負責大號,完廁後用米糠稻殼覆蓋排泄物,並且不會產生任何異味,累積到一定量後經過程序後成為肥料,可施肥在農田裡,不需再額外使用更多資源處理這些排泄物,是很好的循環。
而印度廁所都設有沖洗設備,印度人在完廁後會直接沖洗,同時減少衛生紙的浪費,許多人一想到不用衛生紙就會覺得很髒,然而我入境隨俗地,在生態村近三週的時間也幾乎沒有使用衛生紙,卻也過得逍遙自在。
生態村裡沒有柏油路,全都是紅土路,輪胎痕不夠深的摩托車易打滑,尤其在下過雨成了泥濘路後,騎擋車相較於一般摩托車安全的多,因此不分男女老少,在這裡每個人都騎擋車。
除了一般大型的重型擋車外,最常見的是這種,類擋車 Motorbike。一樣需要腳踩發動引擎,但不需要打檔,方便女生騎乘。機車上三貼也很常見,而且通常是三位男人。
除了人車之外,牛羊等動物也是路上常客,常常需要停下來禮讓牠們列隊前進。
村內到處都是幽默可愛的警示標語,保護動物也保護自己的人車安全,羊群、牛群逛大街的景象隨處可見。
生態村是一個自1968年新建的國際聚落,將一片荒漠變成了森林,讓不毛之地成為人類共同生活的聚落。這裡不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可的國際生態村,更是嚮往烏托邦者的天堂、靈性靜修者的最愛、追求綠色環保永續生活者的國度,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在生態村裡共居、共生、共享。
在這裡沒有壓力,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也沒有那些在原本日常中繁雜的事情,只有生活與快樂,很多人為了體驗充實自在的生活而來,再將這樣的態度帶回原本的生活圈,當然也有很多人最後選擇居住在生態村,以一種逃避的心態,逃避不想面對的現實。
對我來說,在生態村裡當志工的日子,不像大家所想的這般新奇有趣充滿冒險精神,而是再平凡不過且無比規律的生活,但正因這樣的平凡而格外珍貴。
重新學習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生活,是最簡單的一件小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