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印度當地特色商品嗎?看看我們的印度好物購!
了解更多

「神像,到處都是神像,使我無立足之地。」這是十二世紀詩人與哲學家巴薩瓦(Basava)的文字,當他在印度放眼四顧,發現自己被無數宗教圖像所圍繞。我們很容易了解他在說什麼,在這世界上有許多地方舉目所見皆是宗教藝術,並不限於寺院、教堂或神廟裡頭。宗教一向能激起信徒的藝術創作欲,他們以此為據裝飾身體、布置家屋、打造街景,做法可能虔誠也可能頑皮;基督徒頸上戴的十字架是這樣,印度貨車上所畫顏色鮮豔的印度教男神、女神像也是這樣。

這些事情的目的看來很簡單,甚至可說不證自明;我們可以把這些形象視為投注敬仰與虔信的對象,或是提醒我們上帝存在的信物,又或是某種滿足我們好奇心的工具,讓我們能一窺那不為人可見的天上世界。但正如本書前一部分所討論的人體像(不論是唱歌的雕像或傷痕累累的拳擊手)一樣,如果我們更深入去看,去探索這些宗教圖像實際如何發揮作用,就會發現事情遠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

「 處處皆有神」,此話現在可用來形容印度與巴基斯坦將神像與其他宗教符號展示在巴士和貨車車體上的豐富傳統。

同樣的,我們是在什麼脈絡下觀看這些事物,以及誰在觀看,這兩點依然十分重要。有一樣東西能將這些互相競爭的觀點與觀看者呈現得最清晰, 那就是印度西北部阿旃陀(Ajanta)山壁上雕鑿出的整片禪院與佛堂中早期佛教繪畫。我們現在所稱的「阿旃陀洞窟」約始建於西元前兩百年,經歷許多不同發展階段,直到西元五世紀開始逐漸廢棄,最近又以歷史遺產的身分重新被建設成觀光景點。

我們常聽到一個故事說這些洞窟如何在一八一九年首度「被重新發現」, 或者西方作者過去的尷尬慣用詞則會說它們在一八一九年被「被發現」。這是大英帝國「少年文學」的諸多故事之一,說一群年輕軍官組成的打獵隊伍在追逐老虎的過程中意外發現此地(領頭的人得意洋洋把自己的名字與日期刻在其中一幅壁畫上:「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第二十八騎兵隊,一八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阿旃陀洞窟正面內凹的整片石壁。此處總共有超過三十座人工洞穴,供佛教僧侶誦經與住宿之用,其中最早的開鑿於西元前兩百年。

另一個鮮為人知卻更具代表性的故事,則是說二十世紀早期一位愛德華時代的英國女士徒步旅行到阿旃陀,身上帶的不是來福槍與捕虎網,而是畫架、描圖紙、筆刷與鉛筆。她是克里斯提亞娜.賀靈恩(Christiana Herringham),藝術家與女性投票運動者,同時她對於英國人在印度的所作所為至少也是懷抱著矛盾心情;有的人認為她就是E.M.福斯特(E. M. Forster)小說《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中摩爾夫人(Mrs. Moore)的原型,這位摩爾夫人在虛構的「馬拉巴洞窟」(Marabar Caves)中親身經歷一場改變人生、令她喪失信仰的體驗。賀靈恩聽說山中有個隱藏許久的古代宗教遺址而感到好奇,經過數星期艱辛旅途之後終於抵達該地。許多洞窟從頂部到地面都覆滿描繪佛陀生平的壁畫,但這些壁畫在當時情況慘不忍睹。在印度與英國慈善家贊助下,賀靈恩懷抱異於常人的決心, 隨同一群學生與藝術家(這群人是那個時代罕見的多文化組合)前往洞窟,搶在壁畫永遠消逝之前將它們記錄下來。

旅途中的克里斯提亞娜.賀靈恩,圖中的交通方式看來閒散舒適,但她在阿旃陀的工作紀錄卻顯示此事毫無「閒散舒適」可言。

幾年後,他們的工作成果在一九一五年出版為壯觀的一大冊。書中開頭就是一系列序言性的文章,清楚告訴讀者整個工作是多麼艱苦乏味。洞穴裡既陰暗又骯髒至極,住著成千上萬蝙蝠與築巢蜂,牠們對登門騷擾的藝術家可不怎麼客氣。這些人用描圖紙將壁畫內容描下來,他們常須小心翼翼站在危險的高梯上工作,只能憑藉小燈所發出的微弱光線。文章之後就是美不勝收的彩畫圖集,這也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是以當初細心描下的輪廓為依據所製作的洞窟壁畫複製品。

賀靈恩肩負的任務是要保存這些古代宗教圖像,她本身就對世界各地的藝術遺產富有興趣(她在英國是「藝術基金」〔National Art Collection Fund〕的主要創辦人之一,該組織現在仍為公共美術館購置藝術品),這也是其中一部分。然而,透過她心靈之眼,她在書頁上卻以激進且有問題的方式重新詮釋這些壁畫。當她看著這些畫作的顏色、遠近透視、細膩的線條與構圖,她所看到的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印度版本;她有時甚至稱這座洞窟為「圖像畫廊」(picture gallery),而這本書就是她這種觀點下的產物之一。

賀靈恩將壁畫中局部小圖案獨立出來,於是她所編繪的畫冊裡都是一幅幅極其美麗動人的畫面,但性質就變得與原始壁畫完全不同。

書中只取壁畫裡最美觀的花飾,且將畫面顏料脫落的部分補全,書裡還附有可抽開的畫片,讓讀者能把它們像架上繪畫一樣釘在牆上裝飾;於是,一座佛教信仰遺址裡的圖畫卻被她轉譯成為世界藝術遺產。她確實知道這些畫作具有宗教意義,事實上她死前有超過十五年時間都待在私人「精神病院」 裡,因為她對於自己曾擅入聖域感到愈來愈不安。不過,她真正在乎的還是這些素材在藝術上的地位,且這裡的藝術指的是西方文明中最正統的藝術。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下)

本文收錄於聯經出版社的《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一書,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火熱販售中!

內容簡介:

BBC同名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這部2018年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系列電視紀錄片,由瑪麗畢爾德、西蒙夏瑪、大衛歐盧索加共同主持,涵蓋六個大陸,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五百件藝術品。

若想了解文明,就必須知道從古至今人們怎麼觀看自己,如何塑造神祉。

用全新視角觀賞藝術作品,探討地理大發現以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交流與衝突。

 

▍《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

「文明」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始終備受爭論,甚至為此引發戰爭。在這些爭議的核心存在著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人們──從史前到今天──怎樣描繪自己與他者(包括人與神)。著名歷史學家瑪莉.畢爾德在此探索創作者怎樣塑造藝術,而藝術又是怎樣塑造創作者。我們怎樣觀看這些圖像?為什麼它們有時如此充滿爭議?

***

作者:大衛歐盧索加(David Olusoga)

奈及利亞裔英國歷史學家、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BAFTA)獲獎廣播主持人、電影製作人。他的三本著作包括《德皇大屠殺》(The Kaiser’s Holocaust)、《世界戰爭》(The World’s War)以及最近期的《黑人與英國:一段被遺忘的歷史》(Black and British: A Forgotten History),後者入選為水石書店2016年度歷史書籍(Waterstone’s History Book of the Year),入圍2017年奧威爾獎(Orwell Prize)初選名單,並贏得赫賽爾.蒂爾特曼獎(PEN Hessell-Tiltman)與朗門歷史董事會獎(Longman History Today Trustees award)。

他製作的電視影集包括《一棟房屋的今昔》、《黑人與英國:一段被遺忘的歷史》、《世界戰爭》、《被遺忘的英國奴隸主》和《遇見文明》。

作者:瑪莉.畢爾德(Mary Beard)

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古典學教授,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LS)古典部編輯,擁有世界級的學術成就。她的著作包括獲得沃爾夫森獎(Wolfson Prize)的暢銷書《龐貝城》(Pompeii)、《帕德嫩神廟》(The Parthenon)、《面對古典學》(Confronting the Classics)、《SPQR》和《女力告白》(聯經出版)。

她活躍於媒體,參與多部享譽國際的BBC紀錄片,包括《相約古羅馬》(Meet the Romans)、《卡利古拉》(Caligula)、《瑪莉畢爾德的終極羅馬》(Mary Beard’s Ultimate Rome)和2018年的《遇見文明》。

譯者:張毅瑄

臺灣大學化學系、歷史研究所畢業,譯有《哺乳動物們》、《地球毀滅記》、《古典洋裝全圖解》等書,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若以求知的觀點看待一切,所有的事都是好事」。

支持我們

優質的內容,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可以在我們的「印度好物購」消費,讓這個網站有繼續經營下去的動力!

馬上來看看
推薦閱讀
印度形象,伊斯蘭風格:德里的第一座清真寺 Quwwat-ul-Islam Mosque

十二世紀末,來自阿富汗的穆斯林軍隊入侵北印度,而所有史料都呈現他們對自己所見所聞…

by Yao讀好書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下)

現在,很多宗教藝術作品都只擺在美術館這種安全無虞的地方供人觀賞,包括英國國家藝廊…

by Yao讀好書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上)

我們是在什麼脈絡下觀看這些事物,以及誰在觀看,這兩點依然十分重要。有一樣東西能將…

by Yao讀好書

印度好物購
更多內容
[wcepe_products recent=true number=5 hide='button' column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