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印度當地特色商品嗎?看看我們的印度好物購!
了解更多

「你們不需要更多的人,台灣人在印度的數量已經很夠了,你們需要的是團結起來!」我們一群台灣人在印度人妻 H 家聚餐,說起了印度政府去年八月終於開放台灣人申請許可,進入印度北方位於拉達克地區的班公湖(Panggong Tso),那裡是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的最後場景,因為位於中國與印度尚未劃定的邊界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雖然印度政府推出了這項對台灣公民友善的新措施,卻還是有台灣人直接被官員以護照上印著「Republic of China」為由拒絕,這種個案讓大家非常困擾,H 的丈夫 N 在旁邊細聽我們說話,突然就蹦出了這麼一句話。

「你們應該要有一個組織,例如台灣商會或是單純在印度的台灣人聯誼會,寫一封信去給印度的內政部,告訴他們『台灣人』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台灣人』覺得印度此舉對台印關係發展不利,『台灣人』覺得這樣子對旅遊不利,『台灣人』覺得應該要和印度互利共贏,只有便利才能夠促進投資和發展。」N 開著玩笑說,管他什麼不知道從哪裡生出來的組織,看起來要比個人的抱怨或投訴要來得更像一回事,他提到了一個重點——以群體的力量發聲。

每次談到台灣人在印度的數量,我們總覺得小得很沒有存在感,就以印度首都新德里來說,長駐的台灣人也不過一百人上下,大家各自忙著開拓市場發展事業,就連在工作上困難也只能埋頭苦幹了,更何況是旅行上遇到的麻煩,當然也就含淚吞下,頂多在這種台灣人相聚的場合裡互吐苦水,拿來當聊天的說嘴材料,罵一罵那個「該死的」印度政府就算了,然而 N 並不這麼認為。

「如果你們是用一個組織的名義抗議,印度政府哪知道組織裡面有幾個人?說不定那個商會或聯誼會也不過只有五個人,但那可是一個『群體』的聲音!單一個案他們可能會覺得就只是一件小事情,隨便打發了事反正也沒什麼影響,如果是『台灣人』不停的抗議,不斷地發聲讓他們聽見你們的聲音,自然而然這好像就變成了一件大事!印度政府也會開始覺得這是否會影響與一個國家的關係!」N 過去曾經擔任跨國銀行高層,他所說的這一套理論真的非常「印度」,我在想,或許某種程度這種「群體」概念,也是為什麼印度人在世界各國,總能夠闖出一片天的原因。

剛開始來到印度的時候,我一直對於印度友人太過於貼近我的生活而感到不自在,特別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找我「一起」,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一起看星星、一起過節、一起走路出去巷口,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都要一起,甚至很常出現那種每天問候「早安」和「晚安」,在台灣根本就只有熱戀情侶才會有的行為,因為你從張開眼開始,一直到晚上睡覺為止,都是和大家「一起」的!印度人沒有什麼惡意,他們並沒有想要侵犯你的自由時間或個人隱私,因為他們甚至沒有想過,他們所習以為常的群體生活與群居行為,對我們來說居然會是一個問題。

但也正因為「很愛一起」,印度人很容易把一件事情「弄大」,當然有時候就只是一片混亂,舉一個印度街頭常見的景象為例,如果有一輛檔車不小心與一台汽車相撞了,就會有幾十台經過的檔車立刻團團圍住肇事車輛,因為這可是「大家的事」!這從印度人很常多管閒事也可以看得出來,例如在地鐵站經常有人卡刷不過,後面的人就會拿自己的卡幫對方刷,結果對方過去了自己卻卡在機器前面一樣。

印度的「厚臉皮」硬道理,與台灣的「歹勢」文化
照片來源/Biswarup Ganguly [GFDL, CC BY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種「幫倒忙」的情況確實不少,但是印度人的團體行動特性,也讓他們無論到了哪一個國家在哪座城市落腳,總會組成龐大的的印度人社群,藉此建立資訊交流的平台,並以「印度人」作為一個群體發聲,形塑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之前網路上就曾有文章討論,為什麼在美國的印度社群可以如此茁壯,發展甚至要比華人來得更好?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因為印度人團結喜歡「抱團」,總是一個拉著一個的做事,而這從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每次出訪各國,幾乎都能在當地號召成千上萬的印度人群體,舉辦一場宛若巨星演唱會般的演講看出端倪,而這也正是 N 所說的「團結起來」,無論人數多寡,聚集起來發聲就能形成一股力量,特別是在其他國家勢單力薄之際,更應該採取這種策略。

印度人從小就生活在群體生活之中,即使隨著人們離開家鄉移動到其他城市,小家庭開始增加,但是三代同堂的家庭結構還是相當普遍,家族與個人幾乎脫不了關係,更不必說村莊與社區裡,所有人都彼此認識相互熟悉,我的攝影師就曾經說:「我如果在我家外面的路上做了什麼不好的事,隨便社區裡面的哪一個長者都可以教訓我!我們雖然住在新德里,但是我們住的地方叫做『城市裡的農村(Urban Village)』!」連大城市中都是如此,更不用說印度各地這種已經被發揚光大而內化成為民族性格的群體性。

台灣女婿 N 除了提到群體與團結的重要性之外,也提到另一個重點——發聲,不只是要群聚在一起,還要對外說出來!

台灣人相對於印度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含蓄的民族,用閩南語來說可能是有一種「歹勢」的文化,我們很容易感到不好意思、怕尷尬而默不作聲,頂多就是嘴上碎念幾聲,雖然出現了點麻煩,但是為了不要再增添更多麻煩,就擺擺手說聲「算了」讓一切隨風而去。然而事情並沒有解決,又或是解決的 A 的問題,又再次發生在 B 的身上,或許台灣人「歹勢」的文化性,也強化了我們對印度人「不要臉」的厭惡,然而印度人可不這麼想!

印度人很能講、很愛吵也很好辯,他們口若懸河天花亂墜的三寸不爛之舌舉世有名,台灣人來到這裡經常受不了這一套,他們無論懂還是不懂,總能夠講出一套自己的理論,不一定要說服人,但就是要爭個臉紅脖子粗達到意見交換的目的;他們無論有理還是沒理都能吵,吵不一定要贏,但是自己的意見一定要說出來,最後綜合各方意見找個解決方案;他們什麼都能辯,連自己都不接受的理由都能成為理由,然而只要有一點點機會可以往他的目標邁進一步,印度人可不會放過。

最近在印度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中,就有一個讓我啼笑皆非的例子,為了節省時間並增加效率,印度外交部規定在記者會中,每個記者都只能提問一個問題,結果有位印度記者舉手說:「我上次沒有來,請問我這次可以問兩個問題嗎?」印度人就是敢拿這種理由來「試試看」,從台灣人角度看來真是厚顏無恥,上次記者會沒到不打緊,居然還敢以這個當藉口要問兩個問題,但對印度人來說,他就只是嘗試看看,從自己的角度發聲,沒準還真讓他達成目的!

有一次我跟製作人的老公說,印度職場上似乎經常看到同事們吵到像是要把天花板掀掉一樣,之後卻像沒事一樣還可以一起喝杯奶茶,在台灣如果我們和別人吵架,即使只有一句難聽話,以後大家也再也不用當朋友了,所以除非逼不得已,我們其實會極力避免衝突的發生。「那你們怎麼會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我製作人的老公一臉疑惑,「那你們如果真的有不滿,都怎麼處理呢?」

「轉過椅子,在自己的臉書上貼文狂罵,而且還封鎖對方讓他看不見那篇貼文。」當我說出這個台灣普遍的上班族「反射」行為時,我製作人的老公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大的說:「那對方永遠都不會知道啊!」「或許透過別的事情,在言談或是處事上我們會知道對方的不開心。」「這也太難了吧!為什麼不說出來呢?你們沒有溝通啊!誰會知道呢?」看著我製作人老公驚訝的表情,我不禁大笑出來,是啊!其實我們的荒謬也不比印度人更少。

印度的「厚臉皮」硬道理,與台灣的「歹勢」文化

我們平常受不了印度人的那些吵、鬧、詭辯和永遠的一大群人,其實「厚臉皮」的他們才是「臉皮薄」的我們反思的對象,文化衝擊是到每個新的國家必然發生的事,來到印度這樣一個主打「Incredible India」的神秘國度更經常讓人「凍未條」,但是這個吸引全球投資人目光的新興經濟體,這些以作商業手腕著名,在美國矽谷打出一片天,又在全球有著強大群體組織的印度人,確實有他們的生存之道。回看我們源自儒家思想的各種溫良恭儉讓所形塑的「歹勢文化」,會不會我們最珍惜的那些「美德」,過度詮釋與過度擴散之後,反而成為我們走向世界舞台的那顆石頭呢?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支持我們

優質的內容,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可以在我們的「印度好物購」消費,讓這個網站有繼續經營下去的動力!

馬上來看看
推薦閱讀
印度形象,伊斯蘭風格:德里的第一座清真寺 Quwwat-ul-Islam Mosque

十二世紀末,來自阿富汗的穆斯林軍隊入侵北印度,而所有史料都呈現他們對自己所見所聞…

by Yao讀好書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下)

現在,很多宗教藝術作品都只擺在美術館這種安全無虞的地方供人觀賞,包括英國國家藝廊…

by Yao讀好書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上)

我們是在什麼脈絡下觀看這些事物,以及誰在觀看,這兩點依然十分重要。有一樣東西能將…

by Yao讀好書

印度好物購
更多內容
[wcepe_products recent=true number=5 hide='button' column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