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印度當地特色商品嗎?看看我們的印度好物購!
了解更多

印度被聯合國認定為全世界最大的文盲國,有2.97億成人不識字,佔據了全世界文盲比例的37%;儘管受教權被視為印度的國民基本權利之一,仍有40%的孩童放棄或脫離學前教育系統,而這些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人們,通常不在大銀幕所感興趣的視野中,難以從電影中窺探一二。

儘管教育普遍被視為是突破階級壟斷的有效方式,但越來越多現象反映的卻是教育的世襲狀況——富人為下一代選擇私立院校,從學齡前就量身打造各式才藝,競爭高等學府窄門;窮人只能到水準低、經費少和資源分配不均的公立院校,在起跑線不對等的情況下,僅有非常少數的學生有機會以教育作為翻身途徑。

不論貧富,在多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情況下,許多學生背負著家庭甚至地方上的期待,努力逼迫自己在學業上有所成長,不只扼殺了許多青少年的發展可能性,也使得優秀學生患得患失、缺乏自信心,而社會中也充斥著只重視光鮮亮麗的分數與學歷的假面現象。

上述與台灣,甚至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教育現象雷同,相信這次分享的印度當代教育主題電影片單,會讓您頗有共鳴。不一樣的是,在印度越來越多人重視英語甚過於自己本土語言,不只要會說,更希望乾脆只說英文。形而上,會說英語的人宛如「高等人」,跟不會說英語的人形成對比,也使得父執輩與下一代產生溝通落差,是印度所面臨的另一項挑戰。

今天就讓「從寶萊塢看印度」,為大家列出印度當代教育現況的推薦電影清單:

從寶萊塢看印度-印度當代教育反思《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pxumrZ7phU
導演:Aamir Khan
主角:Darsheel Safary、Aamir Khan
上映日期:2007年12月21日

《心中的小星星》為阿米爾‧汗首部執導的電影,劇情著重描寫年僅八歲,天真爛漫、充滿想像力,偶爾搞怪的小男孩伊尚(Ishaan)。總是被望子成龍的父親成天拿來和成績優秀的哥哥相比較,學業成績不佳的伊尚,被誤解為懶惰且桀傲不遜,最終被父親送往寄宿學校接受教育。

面對生活環境丕變,伊尚十分不適應,所幸遇上學校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坤(Nikumbh),不但發現伊尚的優秀美術天分,還辨識出他的學習困難很可能是來自閱讀障礙,鼓勵伊尚並居中化解伊尚與父母之間的誤解與心結。

編劇阿莫‧古普塔(Amole Gupte)在接受訪談時坦承,他和同為該片編劇的妻子,原先是對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兒時經歷感到好奇,於是關注起那些無法適應一般教育系統的孩子,進而將主題鎖定在具有閱讀障礙的孩童們。他們的努力也成功地對印度教育產生影響,在《心中的小星星》上映十天之後,印度教育當局就決定給予罹有特定學習障礙的學生額外的考試時間;印度各地教育機構也增加相應設施,或加強教師對具學習障礙學生的教學培訓。

阿米爾‧汗雖為執導新手,評論盛讚他將感性主題掌控良好,條理清楚且不流於情緒化。而他不僅積極將教育主題搬上大銀幕,在電影拍攝過程中,也極力照顧為數眾多的幼童臨演,不只安排戲外的活動,確保孩童的休息時間不會被閒置,也加強拍攝環境的安全防護。《心》片同時獲得商業和藝術成就的極大回響,全球票房累積達8.89億盧比(約1400萬美金),並獲得印度多項電影大獎。


從寶萊塢看印度-印度當代教育反思
《三個傻瓜》3 Idiots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jCymyuNIo
導演:Rajkumar Hirani
主角:Aamir Khan、R. Madhavan、Sharman Joshi、Kareena Kapoor
上映日期:2009年12月25日(台灣上映日期:2010年12月17日)

改編自印度暢銷百萬本的著名小說《50分的學生》Five Point Someone,電影描寫在印度最高學府——帝國理工大學結識的三名好友們:法漢(Farhan)、拉加(Raju)和藍丘(Rancho),在畢業十年後失去聯繫,因為一場賭注讓昔日同窗獲知藍丘音訊,在尋找老友的路上,以倒敘方式闡述三人之間的校園往事。

藍丘與法漢、拉加同為室友,看似不認真「讀書」的藍丘卻總是熱衷學習、對校園內的僵化制度大聲質疑,常鼓勵法漢跟拉加走出自己的路,做真實的自己;然而兩人在找尋藍丘的路上,卻發現越來越多關於藍丘這個人的疑點,也使他們對成功的定義有了新的註解。

片中校園影射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簡稱 IIT),探討印度當今精英教育的迷思。印度擁有許多以理工見長的大專院校,IIT 每年仍吸引近三十萬人報考,但是錄取的名額僅有五千名,換算成錄取率約只有1.67%,比美國哈佛大學的9.1%要困難許多。

IIT 畢業生是各大企業的必爭人才,薪水和發展都大有可圖,錄取該學院被視為未來成功的準入場券,因此印度的「IIT 迷思」只增無減,然而擠破頭搶進名校真的就是所謂的成功嗎?龐大的課業壓力是否擠壓了這些菁英學生的更多可能?眼前由他人鋪好的康莊大道,真的是所有學生的心之所向嗎?這些都是《三個傻瓜》探討的教育議題。

《三個傻瓜》自播出以來在世界各地引起極大迴響,除了在印度本土贏得56座電影獎項外,全球上映期間更累積8,800萬美元的票房,是當時印度票房影史最高紀錄保持片。更被印度其他語系翻拍兩次,墨西哥也在今年上映翻拍版本的作品。

由於《三個傻瓜》中描寫的高壓教育與東亞的教育現狀雷同,此片在中國、日本、韓國也受到極大歡迎,盜版電影在網路瘋傳之下,甚至將《三》片推上當年中國豆瓣網最受歡迎影片第十二名,「非正式」地催化阿米爾·汗在東亞的人氣。


從寶萊塢看印度-印度當代教育反思《救救菜英文》English Vinglish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EvQ0Epbu8
導演:Gauri Shinde
主角:Sridevi、Mehdi Nebbou
上映日期:2012年10月5日

在台灣風靡一時的《救救菜英文》,除了劇情發人省思、涉及女性社會地位、教育等重要議題外,亦有久違影壇十五年的印度金獎影后回歸加持,讓這部片在印度未演先轟動。

劇情描述擅長做甜點的家庭主婦莎希(Shashi),因為英語能力不佳,時常受到丈夫和子女的調侃和抱怨,讓她常感自卑。此時,她接受長住美國的姐姐瑪努(Manu)邀請,比家人提前一個月、隻身前往紐約協助籌備外甥女的婚禮。

莎希的「菜英文」讓她在美國的日子受盡委屈,驅使她決定拿出私房錢報名短期英文課程,在學習過程中,莎希逐漸找回消逝已久的自信心,更引來法國男同學的追求,而家人來美國的日子在即,她的自我探索旅程才正要開始。

身兼編劇與導演的葛烏莉(Gauri Shinde)接受訪問時,表示劇本靈感是來自於自己的母親,她的母親在家經營醬菜生意、不擅長說英語,小時候總覺得媽媽令她丟臉,「拍攝這部電影是我還給媽媽的一個道歉」。《救》片受邀在多倫多影展首映,映後觀眾起立給予十分鐘的掌聲;而後在十多個國際大小影展播映,印度主流媒體與多間國際媒體都稱讚其為2012年最佳印度電影。

獨挑大樑的詩麗黛瑋(Sridevi)是印度80~90年代紅極一時的傳奇女星,她的作品橫跨南北印各大影業,曾四度獲得影后頭銜,而後因步入家庭宣布息影。《救救菜英文》是她睽違影壇十五年的回歸之作,動人演技再次收服新生代觀眾,也囊括多項年度最佳女演員殊榮。她曾被譽為「印度的梅莉史翠普」,足見其地位。


從寶萊塢看印度-印度當代教育反思《新來的轉學生》Nil Battey Sannata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GrhXaVyltc
導演:Ashwiny Iyer Tiwari
主角:Swara Bhaskar、Ria Shukla
上映日期:2016年4月22日

身兼多職的單親媽媽茜達(Chanda)獨力撫養著正準備大考的國三女兒阿蒲(Apu),高中輟學的她,畢生心願就是能看著女兒受到良好教育,不要像自己一樣需要幫傭養家,然而阿蒲對於升學興趣缺缺,不擅長的數學科目更是讓她幾乎放棄學習,甚至自暴自棄說出「女傭的女兒也只能成為女傭」的話,讓茜達大為傷心。

茜達向亦師亦友的幫傭雇主迪旺老師(Dr. Diwan)吐露心聲,迪旺老師開導茜達,告訴她人生除了天註定之外,還能透過後天努力去改變生命,於是茜達決定重拾書本,走進校園,成為阿蒲的同學,母女一起上學交織出一場精彩的火花。

《新》片在山頭林立的寶萊塢中僅算得上是小成本電影,憑藉著上映後的好口碑和扎實劇情的後座力,上映六週期間累積1,100萬美元票房,足足是拍攝預算的十倍之多。許多評論盛讚,不同於寶萊塢善用的華麗浮誇風格,此片著眼極為真實的母女問題、流露真摯情感,反映現實中許多經濟與知識能力窘迫的家長面臨的兒女養育問題,非常暖心而感人。

女主角思娃拉‧巴斯卡(Swara Bhaskar)先前在數部賣座大片中擔任女配角,磨練演技也累積口碑,初挑大樑便接下一般女明星視為「自殺任務」的單親媽媽角色,但她成功地演活這個角色,許多評論稱讚思娃拉的精湛演技讓整部片更立體、更令人難忘。2017年思娃拉再次領銜演出新片《石榴裙下》(Anaarkali of Aarah),飾演受到高知識份子壓迫的草根歌舞團的歌舞表演者,演技也廣受好評。


從寶萊塢看印度-印度當代教育反思《人生起跑線》Hindi Medium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kFr48jk68
導演:Saket Chaudhary
主角:Irrfan Khan、Saba Qamar、Deepak Dobriyal
上映日期:2017年5月19日

《人生起跑線》描寫出身平凡而後致富的德里商人拉吉(Raj)和妻子米塔(Mita),為了五歲女兒皮雅(Pia)的未來著想,希望將她送入德里前五名的貴族學校就讀。為了達成目標,兩人不惜砸錢搬家、遷學區、為入學考試補習,勞心勞力地想要打入上流社會的生活圈,卻未能順利將皮雅送入心目中的理想學府。

此時他們錯愕地發現,自家員工透過貧生保障名額(RTE)成功申請名校。豁出去的兩人決定為了寶貝女兒鋌而走險,搬入破屋、忍受骯髒環境,「裝窮」爭取貧生名額,卻經歷了意想不到的發展。

電影精準描寫印度時下的價值觀迷思:能背LV包包、穿戴香奈兒珠寶、開著名貴跑車只能證明你有錢,但若你不會說英文,始終無法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上流社會的入場券。莫怪乎印度評論,新的種姓制度已生——會說英文的人是人生勝利組,不會說英文的人只能被唾棄。

演出《美味情書》男主角的知名男星伊凡·卡漢(Irrfan Khan)與來自巴基斯坦的當紅女星莎芭‧卡瑪(Saba Qamar)聯袂合演,能演也能耍寶的兩人,創造出新一代大銀幕經典夫妻組合,加上電影倒吃甘蔗開出紅盤,傳製片公司已有意讓兩人再合體演出續集。

支持我們

優質的內容,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可以在我們的「印度好物購」消費,讓這個網站有繼續經營下去的動力!

馬上來看看
推薦閱讀
金馬影展 2019 年選片:《唱一首哀傷的歌》Bulbul Can Sing

多數人對於印度的想像,大多停留在北印度的蒙兀兒(Mughal)和當代的大都會新德里與孟…

by 就是要印度

金馬影展 2019 年選片:《街頭有嘻哈》Gully Boy

《街頭有嘻哈》今年二月在印度上映時,我藉著地利之便在院線期間買票走進新德里的一間…

by Bibi Cheng

金馬奇幻影展 2019 年選片:《看不見的旋律》一部驚喜連連的狂想曲

寶萊塢電影《看不見的旋律》這部電影出奇的成功,年底上映不過三個月,在美國知名電影…

by Bibi Cheng

印度好物購
更多內容
[wcepe_products recent=true number=5 hide='button' column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