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文
在印度是誰吃素?誰吃肉?
Jess 爵士 /
「沒有肉吃喔!」
表弟小宇第一次去印度,熱情的印度朋友烏秘旭(Umesh)就招待他到家裡吃飯,表弟原本期待著大魚大肉,卻訝異地發現只有菜可以吃。烏秘旭家從老祖宗N代前就開始吃素,家裡從不吃肉。這在印度並不特別,而是許多人家的飲食日常。
印度吃素人口高達30%~40%,在宗教節日、喜慶、喪禮或特定日子吃素的人則更多,更有所謂的 Dry State 與 Dry City,是整個省邦或整個城市都不能吃肉喝酒。
雖然都是吃素,但印度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素食「標準」。一般印度教徒的素食,是食用台灣的五辛素,就是所有植物與辛香料都吃,但是不吃肉,也不吃蛋。耆那教徒的素食「標準」是不吃肉、不吃蛋也不吃根莖類的食物。當然,還有蛋奶素、全素以及「偶爾素」、「外出素」、「家裡素」等不同的吃素習慣。這也是為什麼來到印度,有時候你問印度人:「你吃素嗎?」很多人都會回答「是」,但同桌吃飯時卻讓人非常疑惑的原因。
烏秘旭解釋,印度每一個區域有他們的習慣與生活方式,印度不是一個可以被「單一化」看待的國家,如同印度教也不是一種「單一」的信仰與宗教,自然吃素也是如此的多元。
當然不是所有印度教的人都吃素,就以卡修拉荷(Khajuraho)為例,這裡的印度教徒,基本上分為吃素和可吃肉,誰吃素、誰吃肉則與種姓制度有絕對的相關性——婆羅門(祭司)和吠舍(商人與平民)吃素,剎帝利(貴族與武士)和首陀羅(僕役)則是吃葷。
「肉類」在西方營養學的認知是高級品,在佛教的認知則是犧牲品,但在印度人的認知裡,卻是與「身體科學」相關。過去,婆羅門是掌管宗教、祭祀、教育類的工作;吠舍是地主、商人與有技術性工作的平民例如編織、金工…等等;這兩個階級的工作偏向「坐辦公桌」或「白領」類型,也就是不是以勞力為主的工作,因此吃素就符合身體所需的營養。
剎帝利是皇親貴族與戰士,首陀羅則是沒有技術知識的僕役。看似截然不同的工作型態,但都是勞力型的工作。剎帝利要保護國土,所以需要戰鬥,而戰鬥就是一種勞力的工作,首陀羅則是古印度勞力與奴僕的主要階層。這兩個階級,因為需要使用肉體勞力,所以身體需求肉類蛋白質的營養素。
以卡修拉荷當地情況來看,需要使用勞力的工作者食用肉類,而不需要身體勞動的工作者則以吃素為主。不過其他地區也有一個說法,吃素從原本的「身體科學」轉變成了「社會地位」的象徵,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吃素,因為吃素是一件高雅而尊貴的事。
同場加映
在印度,「素不素」很重要!
印度古代針對飲食與生活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科學理論,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阿育吠陀,部分古老智慧依舊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實踐著,不過隨著當代快速的社會變遷、來自西方文化的衝擊,在這樣的新印度裡,許多知識被遺忘、許多理論被模糊、更多想法被改變。
究竟這樣的未來,對於這一代的印度人是好是壞,或許只有未來才會知道。不過相較於其他國家,在面對不同文化撞擊時,印度某種程度上還是保留著較完整的傳統與文化,並以此為傲,吃素就是這麼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