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印度當地特色商品嗎?看看我們的印度好物購!
了解更多

本文接續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上)

現在,很多宗教藝術作品都只擺在美術館這種安全無虞的地方供人觀賞,包括英國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或烏菲茲美術館(the Uffizi)裡許多賀靈恩甚為喜愛的作品, 這些作品原本創作時都是要放在基督教教堂這種與美術館完全不同的環境裡。不過,倘若要了解這些圖像怎樣發揮宗教性的功用,我們就必須想像它們回到本來的背景環境。以阿旃陀壁畫為例,比起賀靈恩那些清晰且精挑細選的摘要作品,原作所給人的印象非常不一樣,且更加費解。

洞窟壁畫一次又一次描繪佛陀拋棄塵世榮華與我執,只為尋求了悟。但要閱讀它們並不容易,許多細節應當始終都被黑暗掩蓋(原本的佛堂絕不會是燈火通明),且畫面敘事既破碎又不連貫,就連熟知佛教故事的人都很難順著看下去。有一個最簡單卻最動人的實例能呈現出閱讀這些畫面有多麼困難,這幅畫占據某個洞窟牆壁的大部分面積,畫的是佛陀前世之一的猴王不顧生死拯救子民的勸善故事。

阿旃陀一號洞窟,可見到有如滿溢出洞壁的裝飾圖案。圖右端坐一位菩薩,這是佛教中代表啟蒙與慈悲的信仰對象;圖左上方是佛陀前世的故事。

舉例來說,我們能看見人類國王向動物宣戰,以及他手下對著動物瞄準的弓箭手;我們也能看見猴王將自己的身體搭在深谷兩側做為橋梁,讓他的子民得以逃生。我們還能看見人類國王對猴王無私的舉動感到好奇,因而將牠帶往自己的王宮裡,接下來猴王就在王宮當眾講說為君的責任。

問題在於,以上摘要聽起來次序井然,實際畫面可沒這麼容易解讀。所有場景之間完全沒有分際,整幅畫乍看之下就是無數大同小異的人像布滿畫面,同一個人物會在畫中重複出現好幾次,在敘事的不同階段演出他們應當扮演的角色,我們甚至看不出各個章節在畫面裡的位置是依據哪種清楚的邏輯來安排順序(猴王講授為君之道的情景位於左上方一扇窗戶之上,不知是依照什麼原則被擺在這裡)。這與賀靈恩那清晰簡明的版本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

但這事又不只是一團混亂而已,這些看起來就讓人一頭霧水的畫作是由世世代代沒有留下姓名的藝術家所作,目的是要引領觀者進行宗教活動。看這些畫的人,無論是僧侶、朝聖者或旅人,都被要求自己去從畫面裡辨識、發現和重新找出佛陀的故事;他們面對這些圖像沒有辦法只當個被動的吸收者,而必須成為主動的詮釋者。

本圖原畫位於一座洞窟窗戶旁,此處的線畫有助於釐清畫中描繪的猴王故事。 1 恆河從上往下流瀉,河裡滿是魚兒。 2人類國王與王后在河裡沐浴。 3 國王以騎馬之姿再度登場。 4 國王手下弓箭手朝猴群放箭。 5 猴王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橋梁,讓其他猴子逃走。 6 猴王中箭,被人以布捕獲。 7 猴王教訓人類為君之道。

此外,畫面敘事的破碎性背後也有道理,這在某種方面反映了宗教故事常見的不連續性,例如:開放式結局、前後的矛盾與不連貫。就連洞窟的陰暗都造成某種功效。當你帶著明滅不定的燈火走進這裡,試圖看清牆上畫了什麼,你就是在以完美的隱喻儀式重現某種宗教體驗:「尋求真理」,在黑暗中尋求信仰的意義。

宗教經常利用複雜性,雖然此事常被旁觀者和分析史學家忽視;然而,信念能以不同方式加以設定,信仰與知識之間也總有一道鴻溝,以上事實都被宗教加以利用。賀靈恩的複製品展現一種精美的明確性,但在那背後則是我們在阿旃陀洞窟裡所見,也就是複雜性被轉化為繪畫作品呈現出來。

然而,在其他的例子裡,視覺圖像則是以非常不同的方式涉入宗教信仰的複雜性之內。當阿旃陀最後幾個洞窟岩壁也被畫滿的大約同時,在世界的另一方,藝術卻被以更加強而有力的方式使用在宗教論爭裡。

***

本文收錄於聯經出版社的《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一書,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火熱販售中!

 

內容簡介:

BBC同名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這部2018年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系列電視紀錄片,由瑪麗畢爾德、西蒙夏瑪、大衛歐盧索加共同主持,涵蓋六個大陸,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五百件藝術品。

若想了解文明,就必須知道從古至今人們怎麼觀看自己,如何塑造神祉。

用全新視角觀賞藝術作品,探討地理大發現以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交流與衝突。

 

▍《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

「文明」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始終備受爭論,甚至為此引發戰爭。在這些爭議的核心存在著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人們──從史前到今天──怎樣描繪自己與他者(包括人與神)。著名歷史學家瑪莉.畢爾德在此探索創作者怎樣塑造藝術,而藝術又是怎樣塑造創作者。我們怎樣觀看這些圖像?為什麼它們有時如此充滿爭議?

***

作者:大衛歐盧索加(David Olusoga)

奈及利亞裔英國歷史學家、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BAFTA)獲獎廣播主持人、電影製作人。他的三本著作包括《德皇大屠殺》(The Kaiser’s Holocaust)、《世界戰爭》(The World’s War)以及最近期的《黑人與英國:一段被遺忘的歷史》(Black and British: A Forgotten History),後者入選為水石書店2016年度歷史書籍(Waterstone’s History Book of the Year),入圍2017年奧威爾獎(Orwell Prize)初選名單,並贏得赫賽爾.蒂爾特曼獎(PEN Hessell-Tiltman)與朗門歷史董事會獎(Longman History Today Trustees award)。

他製作的電視影集包括《一棟房屋的今昔》、《黑人與英國:一段被遺忘的歷史》、《世界戰爭》、《被遺忘的英國奴隸主》和《遇見文明》。

作者:瑪莉.畢爾德(Mary Beard)

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古典學教授,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LS)古典部編輯,擁有世界級的學術成就。她的著作包括獲得沃爾夫森獎(Wolfson Prize)的暢銷書《龐貝城》(Pompeii)、《帕德嫩神廟》(The Parthenon)、《面對古典學》(Confronting the Classics)、《SPQR》和《女力告白》(聯經出版)。

她活躍於媒體,參與多部享譽國際的BBC紀錄片,包括《相約古羅馬》(Meet the Romans)、《卡利古拉》(Caligula)、《瑪莉畢爾德的終極羅馬》(Mary Beard’s Ultimate Rome)和2018年的《遇見文明》。

譯者:張毅瑄

臺灣大學化學系、歷史研究所畢業,譯有《哺乳動物們》、《地球毀滅記》、《古典洋裝全圖解》等書,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若以求知的觀點看待一切,所有的事都是好事」。

支持我們

優質的內容,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可以在我們的「印度好物購」消費,讓這個網站有繼續經營下去的動力!

馬上來看看
推薦閱讀
印度形象,伊斯蘭風格:德里的第一座清真寺 Quwwat-ul-Islam Mosque

十二世紀末,來自阿富汗的穆斯林軍隊入侵北印度,而所有史料都呈現他們對自己所見所聞…

by Yao讀好書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下)

現在,很多宗教藝術作品都只擺在美術館這種安全無虞的地方供人觀賞,包括英國國家藝廊…

by Yao讀好書

印度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 的佛教藝術:誰在看?(上)

我們是在什麼脈絡下觀看這些事物,以及誰在觀看,這兩點依然十分重要。有一樣東西能將…

by Yao讀好書

印度好物購
更多內容
[wcepe_products recent=true number=5 hide='button' column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