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文
印度報紙上徵婚版的小框框,為某些人連結了另一半,同時也把某些人困在了框框裡
印度尤 /
「應該是求職廣告吧?」我以一種想知道印度現在有哪些職缺,以及如何刊登求職廣告的悠閒心態開始翻閱,才發現每一個小框框,都住著一個尋找另一半的人兒。
「公務員,22歲,163公分,來自小康家庭,徵新郎。」、「工程師,來自班加羅爾,尋找高學歷且的新娘」、「64歲英國籍印度裔男子,失婚,剛回到印度,尋找終身伴侶」……一個又一個的「自我介紹」和「篩選條件」讓我不禁莞爾,其中還會有一些是「精選」系列,例如博士學位、醫生、家裡從商環境優渥或是年輕、漂亮、英俊挺拔等等,讓我越看越有興趣。
另一個在印度工作的台灣朋友,也同時在他的臉書頁面,分享他在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上看到的相同徵婚版面,我這才知道,原來每個星期天,這些主流報紙都會有一到兩個版面,專門為印度這個仍然有許多人以指配婚姻選擇配偶的國度,創造一些粉紅色的配對空間。
但其中一個讓我覺得最好笑的,是有人寫出了「父親在外商公司工作,爺爺是資深政府官員退休,是北方邦(Uttar Pradesh)有名的望族,六個月後將前往英國深造」。連爸爸和阿公的職業都搬出來,真的令我大開眼界。
在這些徵婚廣告中,有非常多有趣且值得觀察的地方,因為除了經濟能力、職業、年齡等一般台灣婚友社也會設定的「門檻」外,在印度的「婚姻篩選機器」中,宗教、種姓以及家族背景都非常重要,包括來自哪個省邦的哪一個種姓與家族姓氏,以及印度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信仰等,都有特定目標族群。
這樣的感覺就有點類似台中霧峰林家、中信辜家、富邦蔡家或者是台灣俗語中,某一城鎮的「大姓」一樣。不知道這樣條件式的篩選下,大家對彼此性格、教育、生活型態以及愛情觀的想像,成功與事實吻合的程度有多高。
這讓我想到一個我之前拜訪與新德里相鄰的哈里亞納邦(Haryana),認識了一個來自旁遮普邦(Panjab)的務農家庭,在他們家族裡,無論見到誰都可以叫他 Kamboj。Kamboj 是一個種姓,據說並不是地位很高的種姓,但他們非常堅持和自己通婚的家族,也一定要是 Kamboj,導致所有人都是 Kamboj,而他們也以此為傲。
在這個家庭裡,最小的女兒約略25歲,年輕漂亮又個性外放,是個和她相處過就會喜歡她性格的迷人女子,擁有資訊工程碩士學位,現在回到家鄉擔任公立小學的老師,家中雖是務農,但擁有不算小的一片農地,環境算是中等小康。但家族卻一直無法為她物色到一個適合的對象,原因是:她的學歷太高,他們的「新郎母體」最高學歷,大多數也都是大學畢業,因為她的學歷而讓人怕「女高於男」而不敢提親。
曾經有人問我,像我來自台灣這樣自由戀愛風氣普遍的國家,如何看待印度依然是主流之一的指配或有點類似相親的婚姻。其實,對我而言就是不同形式的選擇與對婚姻的想像。直接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肯定會覺得他們被剝奪了戀愛自由,確實這樣的情況也是存在;但是也有許多人相信,父母以及家族會為他/她選擇一個最適合的人選,在家世背景、知識水準以及經濟能力相當的情況下,這個被選中的對象就會是最適合走一輩子也最值得愛的人。
特別是印度人的家庭觀念非常的重,這個人不只是自己的伴侶,還得要融入整個家庭,被家庭成員所接受,透過條件篩選下的「新家庭成員」,符合期待的機會反而還更高。甚至有印度的朋友告訴我,我們所謂的自由戀愛,愛情持久的時間並不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以我的一個攝影師 P 為例,他在結婚之前從來沒有談過戀愛,但是當他的家人幫他選了太太之後,他就全心全意的投入家庭,「How is your wife and marriage life?」他搔搔頭憨笑的說:「Very good! Too good!」多可愛。
雖然現在許多印度家庭或男女,在挑選對象時,還是以種姓和宗教為主,但是在這些徵婚版面中,也有看到一些寫著「Caste No Bar」,也可以看出印度社會也開始有越來越多人不在意種姓之間的通婚,更有些人寫明希望所徵到的新娘是有工作的,不必成天在家相夫教子,更非「女子無才便是德」。
每個星期天,不知道有多少男女和多少個家庭,都在期待著這樣的徵婚版面,好想知道,在他們討論這些「可能對象」時,透過文字上條列的條件,勾勒出什麼樣的形象,內心的想像又是什麼?而這些時刻有多少人是環繞在粉紅色泡泡之中。
當然,同時也一定會有人因為不想結婚卻被物色,甚至是被親友刊登而感到無奈,那些徵婚版面一個又一個的小框框,為某些人連結了另一個框框,同時也把某些人困在了框框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