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封城日記
駐印度記者的封城日記:我正在看羅摩衍那,你也是嗎?
印度尤 /
3月28號,印度全國封城的第四天,早上起來看見朋友分享的好消息,香料航空(Spice Jet)願意從新德里和孟買,將滯留在城市裡的工人飛回比哈爾邦(Bihar),比哈爾邦是印度以貧窮聞名的省邦,多數人選擇離開家鄉尋找一份糊口的工作,用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詞,他們成為了印度各大城市的低端人口,低端到在印度罵人會罵他們是「比哈爾邦人」(Bihari)。封城令一下,他們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家鄉,只是家鄉的路很遠很長,他們終於開始看見了一些光,北方邦政府也出動了1,000輛巴士送他們回家,各省邦也開始出動警察發送食物到貧民窟、也有官方、慈善機構與個人提供無家可歸的工人熱騰騰的食物。我內心暗自希望,前一晚在網路上看見宛若中國春運的農民工潮,都可以順利返家。
這波最底層的危機,在傳統媒體與社群網路的力量下,正慢慢地被正視、被處理。有個印度朋友在他的臉書上寫下:「如果政府能夠在第一時間,安排撤僑班機到其他國家載回自己的公民,為什麼這些移工回家之路這麼難?」或許答案並不難,他們總是不在優先名單裡,直至累積的民怨對政府造成一定壓力,他們才正眼瞧了他們。
我看見了幾位朋友不同的辯論,其中有人和我持反對意見,認為印度政府已經做得很好了,這是為了多數人的利益,如同印度官方所言,封城是一個極為痛苦的決定,但為了防堵疫情爆發唯有如此。我並不否認印度政府所做出的努力,然而這些痛苦與犧牲是否無法避免,我抱持懷疑。
Day 4 of lock down! pic.twitter.com/hrwSAIXqOn
— St. Sinner (@retheeshraj10) March 28, 2020
不正是因為在上位者在做決定時沒有將底層人民納入優先考量,才引發了這一連串的封城逃難潮嗎?他們才在病毒殺死他們之前,就先死在封城的飢餓與回家的風險之下嗎?我總在想,若是這個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的苦難與犧牲是「不得已」、是「在所難免」乃至一種「為了大家好」,我們豈不允許了這種無限輪迴。我甚至想,當有一天我們自己變成那些所謂「可犧牲的少數」時,會不會也如此坦然?更諷刺的是,那些受苦的窮人與移工從來不是少數,他們他們只是卑微得可以成為少數。
我想起比爾·蓋茲(Bill Gates)2014年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他期盼這些社會精英們能夠帶著自己的天份,以樂觀和同理心前行,看見他人的苦難時不要轉身視而不見,因為那正是改變世界的時刻。當我們將別人的苦難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犧牲時,是否正是一種視而不見呢?
印度總理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全國發言人,同時也是印度中央部長層級的普拉卡什·雅瓦德卡爾(Prakash Javadekar),在3月28號在推特上發了一張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照片,貼文寫著:「我正在看羅摩衍那(Ramanaya),你也是嗎?」結果被憤怒的網民出征,因為在他看電視的同時,印度還有成千上萬無助的窮人與回不了家的移工。沒有羅摩衍那那樣的史詩壯麗場景,只有挨餓、被警察罰青蛙跳及被視為病毒傳播者。
Minister of 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ing #PrakashJavadekar announced that popular mythological show #Ramayan, will be telecast on the national public broadcaster #Doordarshan once again. Toon by @MANJULtoonshttps://t.co/k2qnJhh9l8 pic.twitter.com/mcaEJQy1mB
— Firstpost (@firstpost) March 28, 2020
《羅摩衍那》的原意是羅摩的旅行,與《摩訶婆羅多》並列印度兩大史詩。在《羅摩衍那》中,記述了印度教重要神祇羅摩(Rama)出生、結婚、流亡、妻子被魔鬼綁架以及解救妻子、統治王國的奇幻旅程,也被改編、翻拍成電影與連續劇。然而,封城期間底層人民回家的漫漫長路,顯然不是羅摩的旅行,這樣的對比之下,更形諷刺。
印度網民痛罵普拉卡什·雅瓦德卡爾是印度版的瑪麗皇后(Marie Antoinette),據傳瑪麗皇后在18世紀法國飢荒,百姓連麵包都沒有得吃的時候說:「讓他們吃蛋糕吧!」如同我們所熟悉的晉惠帝,在人民餓死之際問的那句:「何不食肉糜乎?」普拉卡什·雅瓦德卡爾隨後把這則貼文給撤下了,改貼上一張在家工作的照片。
我在前一篇封城日記裡,寫下「天災或許不分貴賤,人禍卻是從底層開始。」而這些苦難正從最底層逐漸向上蔓延。我的印度製作人 Sapna 說,辦公室裡的女傭 Reshma 提到,菜價開始飆漲,村子裡除了她之外,所有的人都失去工作了,又要繳納房租又要負擔生活費用,恐怕很難撐下去。他們的情況確實比那些走在路上的移工來得更好,但又能好多久呢?
封城21天,今天也不過是第四天。美國、法國、德國和澳洲都正在從印度撤僑了,印度官方雖然還沒有宣布,但基本上疫情已經進入了社區傳播階段,接下來的確診數字,恐怕是要更劇烈地跳動了,我不敢樂觀。
今天買了4顆萵苣,平常價格只要幾十盧比,今天收到的時候卻要278盧比,菜價硬生生地往上跳了好幾倍。「難怪我在電話裡問他們多少錢,他們都不肯說。」太太 L 頓時解惑。
在這個封城時刻,說不出口的可多了。
同場加映
隨時更新:新型冠狀病毒印度疫情與規定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