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印度當地特色商品嗎?看看我們的印度好物購!
了解更多

根據印度人力資源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RD)四月公布的最新排名,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在印度大學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班加羅爾的印度科學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然而,這個以印度首位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命名、作為印度文科最高學府的大學,矗立近50年的根基卻搖搖欲墜——尼赫魯大學的碩士(Mphil)與博士(PhD)招生名額,今年被狂砍83%,總招生名額從去年1174人調降至194人,許多科系甚至連一個名額都沒有,等同「被消失」。

為什麼會被消失呢?這得回到去年5月5號,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 UGC)發出了一份新通知(Notification),在獎學金、名額限制、錄取資格、考試程序與分級系統的監管等條款作出調整。其中受到最多批評與反彈的,莫過於限縮教授能夠指導的學生數量,調整為教授才能指導至多3位碩士師與8位博士生,副教授只能指導2位碩士生與6位博士生,助理教授則只剩下1位碩士生與4位博士生。這也是總招生名額大幅降低、引爆印度各地大學連續數個月激烈抗議,並發動多次罷課的主因。

尼赫魯大學

尼赫魯大學。Photo source : wikimedia@flickr CC BY SA 3.0

不只是學界的反彈,印度最大的反對黨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也在三月底的國會質詢中批評,教資會的新通知將使印度的研究數量大幅下降,影響印度的學術生產力。但印度人力資源發展部長賈瓦德卡爾(Prakash Javadekar)以書面回覆,堅持限額的必要性,所有人都必須要遵守,並稱有些教授指導20~25個博士生,「你在哪裡聽過這種情況?」

針對這項問題,尼赫魯大學學生聯盟(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 , JNUSU)主席潘戴(Mohit Kumar Pandey )上書給賈瓦德卡爾,質疑尼赫魯大學仍有超過300個教職空缺,為什麼不是把空缺的教授名額補滿,而是直接揮刀砍向學生名額?

尼赫魯大學教師聯盟主席基德瓦伊(Ayesha Kidwai),在接受《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採訪時也指出,就算依照新頒布的教授與學生名額比例,她所執教的區域研究發展中心也應該還有15個名額,然而新一年度的招生他們卻只被給予一個博士生的名額,實在令人費解。

也正是因為這些尚未獲得合理解釋,被批評為不透明就倉促推行的新規定,激起了印度社會的擔憂,懷疑其後不只是單純的教育體系改革,還有更深遠的政治盤算。

被貼上「反國家」標籤:政府大刀砍向左派大學

教資會的新通知,對所有的印度大學都造成影響,然而最受關注的還是尼赫魯大學。這個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本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

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

去年,尼赫魯大學一個極左派毛主義學生組織民主學生聯盟(Democratic Students Union, DSU)發起一場文化會議,討論喀什米爾自治議題,以及2001年攻擊印度國會的喀什米爾恐怖份子阿夫札爾(Afzal Guru),在司法不透明下被秘密處決的合法性,隨後遭到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 BJP)所支持的學生組織全印學生聯盟(Akhil Bharatiya Vidyarthi Parishad, ABVP)阻撓。就在雙方相互叫囂時,傳言有人高呼「巴基斯坦萬歲」等口號,印度政府認定這是「煽動叛亂」與「反國家」,直接派駐警察進入校園並逮捕學生,引爆激烈衝突。

參考文章:「反對政府並不代表反國家!」:一個印度菁英大學為什麼被冠上「煽動叛亂」罪行?

執政黨人民黨

印度執政黨人民黨Logo。Photo source : wikipedia

今年,另一個印度著名的學府德里大學(Delhi University)同樣在校內舉辦研討會,邀請一名去年被指呼喊反國家口號,涉嫌煽動叛亂罪的尼赫魯大學學生出席,再次遭到全印度學生聯盟反對,宣稱這是「反國家」並發動暴力攻擊。這也讓尼赫魯大學與德里大學學生再次走上街頭,抗議政治力介入校園,試圖扼殺言論自由與異議空間。

當時印度著名的社會運動家、全印度進步婦女協會秘書長克里希南就認為,印度政府深感被大學威脅,因為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持反對聲音,因此政府透過發動由其掌握的全印度學生委員會,試圖控制大學,並且阻礙校園裡的言論自由,「政府給予這些暴力一個藉口,宣稱任何人批評政府就是反國家。」

而現在,除了動用警察進入校園以及貼上反國家的標籤外,尼赫魯大學的招生名額大減,只是政府所言的改善教育系統,還是如同印度社會中現在所充斥著的疑慮,是要藉此讓校園裡的不同聲音閉嘴呢?

縮減名額的背後:讓高等教育私有化

現在正在尼赫魯大學就讀女性研究碩士(Mphil)的鄭欣娓,在二月份尼赫魯大學準備依照較資會的新通知調整招生名額,就指出這是意圖控制思想,在從極右派印度教組織國民志願團(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RSS)出身的印度總理莫迪領導之下,讓尼赫魯大學這個印度社會科學的第一學府倒店。

「莫迪政府派任的校長正準備接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的修正章程。若成真,JNU下個年度的Mphil/PhD招生名額,將會減少至少一半,很多系所可能將面臨後繼無人、最終關閉的命運。JNU是印度最重要的文科學術研究機構之一,當然,其左派思想一直是莫迪政府的眼中釘。」

除了大學碩博士生的招生名額下降之外,印度人力發展資源部在今年也與印度國營的卡納拉銀行(Canara Bank)簽署協議,成立高等教育融資機構(Higher Education Financing Agency, HEFA),接管原屬於教資會的財政權,此舉也讓教資會僅存提供認證功能。

這也被視為印度政府伸手控制高等教育機構的資金挹注,藉此影響大學的自主權與研究文化,同時推廣高等教育的私有化,排擠公立大學的空間。而高等教育融資機構的成立以及縮減碩博士生的招生名額,成了擠壓印度公立大學校園學術與言論自由的兩大利器。

「若說消滅社會科學大概是控制思想最有效的辦法,那麼高等教育的私有化,大概是消滅沒錢途的社會科學最有效的辦法了吧。一個右派政府到底可以恐怖到什麼程度?」鄭欣娓強調,教育當然是政治問題,而莫迪領軍的右派政府,正一步步推進高等教育私有化的藍圖。

「其終極目的有兩個:一,帶動「向錢看」的風向,消滅社會科學,控制社會思想;二,排除社會弱勢族群(低種姓、穆斯林、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當然女性在這之中又處於更相對邊緣的一群),鞏固印度教高種姓男性/都市上層階級菁英的權力支配結構。」

「莫迪海嘯」來襲,打壓言論自由及異議空間

作為台灣第一位前往印度攻讀國際關係博士學位的林筱甄則說,雖然她不認為莫迪政府可以消滅尼赫魯大學,然而削減名額確實是莫迪政府刻意壓抑學界異議空間的手段。2012年進入尼赫魯就讀的她,也看見莫迪政府2014年上任後,不僅與校園的衝突加劇,在處理手段上也更加強硬,「現在學校裡,就算只是一點小事情,或是才剛剛有學生在組織活動,警察就已經出現了,現在學校裡面都是警察。」

尼赫魯大學一直以來都以左派思想聞名,抗議、罷課、遊行與各式辯論活動,都是校園內的常態。但是過往通常只有維持現場秩序的人員,在莫迪上任之後,卻變成警察進入校園逮捕學生。林筱甄說,她剛入學時,看到的罷課活動多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資源,為了塑造更友善的教育環境。但現在討論更多的,是國家、社會、民族、種姓……更直接地逼迫政府對社會問題表態。

某種程度上,這些要求政府得在這些社會敏感議題上「給個答案」的聲音,也能看出其不安全感,而這樣的不安全感,與莫迪領導下,那股再次抬頭的印度教國族主義無法切割。不過林筱甄也指出,大學校園內的聲音,校園外的社會未必認同,「不巧的是,莫迪浪潮的效應之下,人民恐怕沒那麼買尼赫魯大學學生的帳。」

印度總理莫迪

印度總理莫迪。Photo source : wikipedia CC BY SA 4.0

莫迪是印度近代最受歡迎的政治明星,他所掀起的政治巨浪又被稱為「莫迪海嘯」(TsuNaMo)。擁有改革強人與經濟推手形象的他,贏得印度人民的廣泛支持。著眼於經濟起飛與生活溫飽的普通人民,在面對尼赫魯大學等菁英學校,高喊言論自由與異議空間受到打壓時,也顯得更為冷淡。

不過從去年尼赫魯大學爆發「反國家衝突」,一直到今年德里大學遭到同樣的暴力攻擊,加上此次大砍招生名額與鼓勵高等教育私有化所引起的抗議,不難看出,雖然莫迪政府試圖壓抑那些不悅耳的聲音,印度大學校園裡的那股憤怒卻是一波接著一波,如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般。林筱甄便指出,現階段印度學生的抗議與不滿,主要仍侷限在校園之中,但是未來有可能會發展成規模更大也更激烈的學生運動。

林筱甄提到,這不只是對印度國內學生有所影響,對於外國學生的影響更大。舉例來說,依照印度的學制,已經取得碩士(Master)學位的碩士,在攻讀博士(PhD)之前,必須要先修完銜接的碩士(Mphil)。過去碩士(Mphil)與博士(PhD)是連貫的課程,只要成績與論文通過,就可以從碩士(Mphil)直升到博士(PhD)。然而根據教資會的新通知,念完碩士(Mphil)的學生,得要另外再參加新的考試,才能繼續取得博士(PhD)學位。「學校被政治問題被迫改變學制,對我們來說才是更要小心的。貿然來求學的話,可能會導致進退兩難。」

因為大學招生名額大幅削減的抗議,仍在印度持續延燒,莫迪對異議聲音的壓迫與不容忍,以及其所祭出的各種政治手段,究竟是在撲滅火苗還是提油救火?但顯而易見的是,在莫迪引領下的印度,看似樂觀明亮的經濟發展背後,那些社會衝突的陰影也日益加深;短期內一波又一波的衝突時起時落,何時會真正引爆炸出一個大洞,令人擔憂。


封面圖片來源:Narendra Modi@Flickr CC BY SA-2.0

編輯:熊編

支持我們

優質的內容,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可以在我們的「印度好物購」消費,讓這個網站有繼續經營下去的動力!

馬上來看看
推薦閱讀
印度徵才資訊:北方邦喜夫南達大學 (Shiv Nadar University) 華語教師

台灣教育部選派華語教師至印度釋出新缺額,北方邦喜夫南達大學 (Shiv Nadar Universi…

by 就是要印度

印度徵才資訊:台灣教育部選派華語教師至印度,最新職缺釋出

台灣教育部選派華語教師至印度釋出新缺額,位於昌迪加爾邦 (Chandigarh)、卡納塔克邦…

by 就是要印度

印度徵才資訊:台資手機製造業,徵工程師與生產專案經理(不限台灣或印度人)

印度徵才資訊:台資手機製造業,徵工程師與生產專案經理(不限台灣或印度人)…

by 就是要印度

印度好物購
更多內容
[wcepe_products recent=true number=5 hide='button' column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