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印度當地特色商品嗎?看看我們的印度好物購!
了解更多

印度最近因為鴻海、華碩和宏碁等大廠紛紛進駐,成為媒體的報導焦點,特別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說要把整個供應鏈都帶到印度去,在日韓大廠進駐印度設立生產線後,主力投資中國的台灣,是否也要逐漸向西前進印度,而印度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日子是否越來越近了呢?

根據印度商工部(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部長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提供給國會的最新報告,2014~2015年的外國對印度直接投資超過300億美元,較去年增加了27%,而莫迪上任後出訪的國家中,其中有12個國家的對印度直接投資則達到了197.8億美元,某種程度也是在證明,莫迪在外交上所創造的友善氛圍,是真實反應在實質數據上的。

中國的哀鴻遍野與印度的蓬勃發展─下一個世界工廠:印度
照片來源/Prime Minister of India

隨著中國的工資上漲,在成本壓力下許多國際廠商都在尋找下一個投資地,越南、孟加拉、緬甸還有印度等地方都是可能的選擇,而印度的政治穩定度高、人口眾多、市場龐大,再加上位處重要貿易陸路與海路位置,成為絕佳的選擇。

印度外交部長斯瓦拉杰(Sushma Swaraj)曾說,中國和印度必須要合作,但競爭永遠存在,在政治上中印有雙邊難解的邊界問題,在區域議題上有時候一山不容二虎,經濟上雖有互補,但印度既然要朝製造業發展,不僅滿足國內所需還要出口,那麼肯定得要與早已經提早二三十年起步的中國競爭。

印度即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其實從媒體、分析家以及各種數據的引用,不難看出現在印度的崛起以及國際關注,都和中國的比較息息相關,在中國經濟成長率開始保7%之際,印度則以破7%衝8%之姿,準備拉動全球經濟成長的列車,取代中國成為領頭的火車頭,而在近期中國股市暴跌的風暴中,全球許多國家也連帶的受到影響而慘綠一片,但印度不僅不受影響,還逆勢增長股市火紅得不行。

在這樣的比較之下,印度儼然成為最亮眼的一顆星,特別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聯合國(United Nations)等國際金融組織都預測,印度的經濟成長率將在2016年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都一再的釋放著同一個訊息:「超越中國!」。然而印度要超越中國,實際上還是需要很漫長的一條路,除此之外,世界銀行更大膽預測,2050年印度可能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均所得提高至四萬美元,這也意味著現在的美國、中國與日本三大經濟體中,有一個國家將讓出前三名寶座給印度。不過從世界銀行所假設的條件,包括農業的全方位改革、製造業發展、人口紅麗真正發展為實質的勞動力,並連續35年保持7%的經濟成長率,才能把印度捧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寶座,也可以看出這條路並不容易。

超越中國?可能,但還有一段距離

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一個超過十萬億美元的經濟體,而印度則只有兩萬億美元,是中國的五分之一,也就代表如果中國和印度的經濟成長率,因為其經濟體的大小不同,實際代表的數字也完全不同,中國雖然經濟成長不斷減緩,但中國的7%印度若以同等比例成長,是得要追上數十年的,這就如同現在中國要超越美國,無論是經濟或是軍事上,都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差距。

目前印度還是處於「看好」階段,但前方還有各式各樣的困難必須要解決,包括我上一篇所寫到的土地徵收修正法案,在國會議期中也因為無法取得共識而確定暫緩,亂七八糟的稅制、落後的基礎建設、各個省邦沒有統一的規定、重複徵稅等等,都還有賴莫迪的艱難改革,再加上印度的國內問題,12.5億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勞動力技術不足以及文化習俗因素等等,都在拉扯著印度的前進腳步。

印度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它的經濟發展從農業直接跳往了第三級服務產業,該國的資訊科技產業聞名全球,卻跳過了中間能夠吸收大量勞動力的第二級製造業,目前印度的製造業只占整體GDP約15%,印度期望能夠將其提升至25%,這從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就已經開始力推,現任總理莫迪上任後則給了這項計畫一個名字「印度製造 Make in India」,然而目前看來,印度的出口表現卻依然不是很好,印度的出口已經連續下降八個月,2015年7月則又下跌10.3%至231.3億美元。

中國的哀鴻遍野與印度的蓬勃發展─下一個世界工廠:印度
印度紡織成衣工廠。照片來源/SuSanA Secretariat BY CC 2.0

這和國際情勢當然也息息相關,一來國際油價的下滑,石油相關製品占印度出口產品的第一名,油價下跌對其出口總額自然有所影響,二來則是全球經濟的趨緩,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然而莫迪主導的印度製造,仰賴大量的外國投資與產業移入,受到的影響又更為直接顯著。

印度與中國在經濟上的競合

前面提到了印度在與中國的比較之下,現在似乎成為了另一個閃閃發光的投資地,而中國的股市大跌哀鴻遍野,印度不受影響反而持續開紅盤而吸引國際投資者的目光,也是程度上的漁翁得利,然而近期的人民幣貶值,卻讓印度的眉頭一皺。

印度出口聯合會(FIEO)主席拉漢(S.C. Ralhan)就說,隨著中國七月出口較去年下降了8.3%,人民幣的貶值將有助於增加中國出口的競爭力,這某種程度也相對的削弱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出口競爭力,而從中國大量進口商品,印度對華貿易逆差直逼500億美元,人民幣的貶值可能還又加強了印度的貿易逆差壓力,除此之外,印度本就對中國產品傾銷印度有所防備,過去就對一系列的中國優勢產品課高稅、實施反傾銷政策,中國產品一旦更有價格優勢,印度又得防範其傾銷,而印度的製造業某種程度是在中國的製造業逐漸失去成本優勢後而崛起,若中國的產品藉由人民幣的貶值來保持其優勢,對印度的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不過拉漢也並非如此悲觀,雖然印度的出口總額下降,但印度的製造業去年六月成長2.9%,今年同期則成長了4.6%,製造業的成長要連結到出口的成長需要一點時間來反應,他預計在八月份印度將會有更好的表現,然而,雖然許多印度人願意給莫迪更多的時間去證明他有能耐帶領印度成為經濟強國,躁動、不耐甚至是不信任的聲音卻逐漸的浮現。

印度總理莫迪在8月15號迎來了他上任後的第二次印度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他去年剛上任時的第一次演說,強調「在印度製造 Make In India」推動經濟發展、為窮人工作的政府、廁所與婦女安全以及「清潔印度 Clean India」計畫等等,受到媒體、評論家以及人民的支持與愛戴;然而今年的獨立日演說,莫迪雖然又提出了新的計畫以及方向,包括「新創產業的印度,印度站起來 Start-Up India, Stand Up India」、宣示印度將在2022年前成為已開發國家以及杜絕貪腐等等,但整體而言他的演講並不如去年一樣受到歡迎,也有許多媒體與分析家指出,莫迪面臨執行上的困難,才會老調重彈,不斷重申過往的承諾說服人民。

中國的哀鴻遍野與印度的蓬勃發展─下一個世界工廠:印度
印度總理莫迪。照片來源/Prime Minister of India

印度斯坦報的評論就指出,莫迪的第二次獨立日演講之所以無法令人驚艷,是因為他剛上台的第一次演講是毫無拘束的,他充滿了自信、沒有草稿而整體國家氛圍也充滿了信心,然而第二次的演講,他經歷了一年的政治洗禮,擁有下議院過半席次卻依然無法從根部開始有效的改革,過去的挑戰至今仍還只是挑戰,軍人對退休金不滿、年輕人依舊沒看見工作機會的增加、人民對改革的幅度並不滿意,而農夫收成不好又遇土地徵收情況更是不好,這些都在消耗他們對莫迪的熱情,而這場演講相較去2014年那場震撼人心的「肺腑之言」,反倒像是莫迪自己的「防衛宣言」。

風光上任又善於言詞,國際公關一流且與出身貧賤人民站在一起的莫迪,在一片看好聲中,依然得要面對經濟與政治上的國際、國內雙重的壓力,特別是莫迪熱衷於口號、宣傳、數字等等,這都讓所有人更記得他所承諾的一切,也更仔細的去檢驗他的成果。

如同前面提到的,許多投資者與國家都看好印度,市場氣氛相當活絡,也有跨國財團與國際組織的背書,許多台灣媒體更以布局甜蜜點來形容印度的股市與基金,然而在這麼多國際財團與資金的加持下,印度是否能夠崛起成一個真正的大國,與中國並駕齊驅甚至是超越中國,都還有待更多的努力,莫迪眼前的挑戰只會越來越多。


延伸閱讀

印度經濟崛起?一窺印度出產三千多家新創公司的祕密!
印度黑暗面?(一)從強暴來看背後的社會議題

支持我們

優質的內容,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可以在我們的「印度好物購」消費,讓這個網站有繼續經營下去的動力!

馬上來看看
推薦閱讀
印度徵才資訊:北方邦喜夫南達大學 (Shiv Nadar University) 華語教師

台灣教育部選派華語教師至印度釋出新缺額,北方邦喜夫南達大學 (Shiv Nadar Universi…

by 就是要印度

印度徵才資訊:台灣教育部選派華語教師至印度,最新職缺釋出

台灣教育部選派華語教師至印度釋出新缺額,位於昌迪加爾邦 (Chandigarh)、卡納塔克邦…

by 就是要印度

印度徵才資訊:台資手機製造業,徵工程師與生產專案經理(不限台灣或印度人)

印度徵才資訊:台資手機製造業,徵工程師與生產專案經理(不限台灣或印度人)…

by 就是要印度

印度好物購
更多內容
[wcepe_products recent=true number=5 hide='button' columns=5]